甘肃日报
2018年05月30日
第04版:经济新闻

【三年决战奔小康】努力奋斗才能过上好日子

—— 关注“精神扶贫”系列报道之三

    (接1版)

    “通过政策换脑子、找路子,不仅让贫困群众的腰包‘鼓起来’,更要让他们的脑袋‘活起来’,使贫困群众脱贫有支撑、致富可持续。”马永毅说,“扶贫单位和村里改‘输血’为‘造血’,坚持开展外出务工技能培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自主创业技术指导及富民政策和信息宣讲,解决贫困群众因缺技术、无思路而‘不会脱贫’的问题,去年成功输转富余劳动力1814人次,实现劳务收入1800万元。”

    为了增强贫困户脱贫的信心和决心,彻底改变“年年扶贫年年贫”的现象,近几年,西湾村不仅种树、修路,新建高位蓄水池,整治村容村貌,持续发力解决贫困人口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等问题,而且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多方筹资1900万元建成标准化综合养殖区,带领全村300多户村民发展中小型家庭舍饲养殖业;采取“党支部+公司+农户”模式,通过招商整村流转土地9300亩,连片发展马铃薯制种和高原夏菜;投资20万元维修改造大沽政治部遗址,全力打造红色旅游景点……

    产业兴旺为西湾村稳定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有效提升了贫困群众的“精气神”。村民张生辉说:“现在我的养殖小区除去成本,一年能净赚6万多元。土地流转后,我还能就近务工,一天也能挣100多元,日子好着呢!”

2018-05-30 —— 关注“精神扶贫”系列报道之三 1 1 甘肃日报 c66766.html 1 【三年决战奔小康】努力奋斗才能过上好日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