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5月11日
第08版:新闻看点

千年文化孕生机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见闻

    在四川省北川新县城内,羌族妇女们在绣制羌绣产品(5月2日摄)。  新华社发

    2008年汶川大地震至今已经十年。地震中遭受损失的羌族非遗文化现状如何?是走向消失还是依然薪火相传?

    记者来到羌族核心聚居区,欣喜地发现羌笛、羌绣、羌戏、羌医药、羊皮鼓舞等羌族非遗文化,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当记者来到茂县凤仪镇小学的时候,9岁的卢晨曦身着粉红色美丽的羌服,正勾勒自己的羌绣图案。凤仪镇小学大队辅导员王明美告诉记者,该校是全省首批开展羌文化进校园的试点学校,至今已有6年。

    非遗文化保护,“保存式”的理念往往是行不通的,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尤为重要。据羌文化研究者陈海圆介绍,2013年正式对外开放的茂县古羌城,不仅浓缩了羌族的建筑文化、历史文化等,更重要的是对羌族非遗文化进行活态展示。目前茂县古羌城每天有民间艺人、非遗传人和羌族群众近400人。

    汶川县文体广新局副局长李晓鹏介绍,羌文化传习所的建立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载体。目前在汶川乡镇已设有6个传习所,非遗传承人在传习所免费练习、授课、展演,包括羌笛、羌绣、民歌、剪纸等多个非遗项目。

    据统计,目前汶川县、茂县两县分别已有省级以上羌族非遗文化保护项目13项、21项,非遗传承人超300人。李晓鹏告诉记者,近日,县里还组织了数十位羌笛、羌绣、羊皮鼓舞等项目的传承人到俄罗斯、泰国等地展演,受当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据新华社成都5月10日电)

2018-05-11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见闻 1 1 甘肃日报 c63555.html 1 千年文化孕生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