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5月11日
第03版:理论

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学习和研究引向深入

    编者按:5月8日,我省召开全省社科理论界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专家学者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畅谈了学习体会,并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就进一步加强我省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宣传和研究展开讨论,并提出对策建议。现将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坚持党校姓党 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冯湖

    党校是我们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党校教职员工既是马克思的学生,又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生。马克思主义对党校来说,是立校兴校的根本。党校姓“党”、党校姓“马”、党校姓“共”,党校的职责就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教育党员干部,使党员干部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是党校安身立命的法宝,更是党校的“看校本领”。

    要用科学的态度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是被实践所检验了的真理,这正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因。党校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决反对虚无主义;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坚决反对教条主义;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始终维护党校作为马克思主义重要阵地的纯洁性,不断提高党校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水平,让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在党校高高飘扬。

    党校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首要政治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在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党校要把工作重心和着力点放在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作为教学科研工作的重中之重。党校教师要用心做一个高素质专业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学习者、研究者、宣传者,用自己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追求和刻苦钻研,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广大党员干部所理解、所掌握、所运用。

    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要健全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体系和教学体系,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经典著作作为重要课程,坚持把党章党规作为必修课,着力提升马克思主义教学和科研的系统性水平和创新能力,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真正达到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目的。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地位。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教学、科研和智库工作,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弘扬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强化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当代马克思主义活生生的实践,把马克思主义讲活、学活,真正解决党员干部思想和工作中的困惑,以理论的说服力、思想的感染力,使马克思主义在党校讲坛上迸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建设一支具有扎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培训事业的师资队伍。要下功夫培养一批又一批忠诚马克思主义、精通马克思主义、践行马克思主义,具有系统而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水平的理论家和教育家,使党校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和名师聚集的红色殿堂,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而执着努力,使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党校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引新时代的改革开放

    省社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王福生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推进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社科工作者,更需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与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深入学习研究,积极宣传阐释。

    马克思主义是改造当代世界的科学理论。从马克思诞辰200年、马克思主义诞生170年以来,马克思主义从理论走向现实、从一国发展到多国。曾经有过与西方世界平分秋色的辉煌,也经历过暂时的低潮。上个世纪末,曾经有美国人预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并存的历史已经走向终结。然而,正像早期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催生了社会主义思潮一样,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惰性丛生的新顽疾,呼唤着科学社会主义破解难题的吸引力和面向未来的想象力。我们党创造性探索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使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并在世界尤其是广大欠发达国家,产生了强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马克思主义主要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组成部分构成,它的不朽魅力和生机活力在于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和改造当代世界的科学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取得的史无前例的经济成就,并非缺乏思想和理论指导的结果,而恰恰是基于坚持维护马克思主义,根据改革开放的新形势,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改革开放的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标志着以这一思想为代表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又有了新的科学理论体系。它集中体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阐述中,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重大论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重大判断、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四个自信”的重要思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重要论断、强军兴军战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构想、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等系列思想中,既是主要观点,又是工作重点,还是实践抓手。

    甘肃需要在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新实践中总结经验、砥砺前行。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40年,成功地进行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并融入世界市场,进而推动世界经济、影响世界发展的伟大历史转折。40年来,与全国一样,甘肃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但确实也失去了一些机遇,确实也在全国相比发展滞后了。今后,我省需要把“五大发展”理念具体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需要把“八个着力”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改革措施,“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到甘肃来,甘肃才能有大的变化。我们需要认真总结改革开放40年的成功经验,搞好新时代的改革。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当代价值

    甘肃行政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何元锋

    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式开启的历史节点,重温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意义特殊而重大。深入学习研究《资本论》,就是重要的途径。

    《资本论》凝结了马克思数十年的心血,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奠基和集大成之作。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是他们伟大理论最权威的阐释者。《资本论》的序和跋,就是他们从宏观和总体上对《资本论》的理论本质和社会价值所作的最权威说明,是最经典的理论提要、理论解读和学习使用指南。

    《资本论》是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经济学在研究动机、阶级立场、价值判断等方面具有根本性不同,在基本观点、研究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区别,存在科学研究与辩护研究、批判研究与维护研究的分野。

    《资本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内在不合理性。“第一次为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指出了各种基本特征,并且对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提出了一个说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研究的科学巅峰,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深刻的批判性警示价值。《21世纪资本论》这本书在西方国家引起反响,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资本论》深刻揭示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点和运行规律,是关于市场经济的完整、全面科学理论。《资本论》构建了一个宏大完整的关于现代社会的理论体系,揭示了市场经济的发生、发展和运行基本规律及其特点,阐述了市场经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产生的矛盾,具有普遍适用性,包含着深刻的历史和现实警示。《资本论》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不仅是批判的理论和革命的武器,而且是社会发展的理论和社会完善的方法。因为它所揭示的真理是永恒的,它所描述和分析的许多现象可能再次发生。如劳资关系矛盾和阶级斗争、周期性波动和经济危机、两极分化和社会不平等,圈地运动和原始积累等。不仅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可能会出现。《资本论》是一面反射现实的镜子,对我们研究和完善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直接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这是我们在今天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需要我们重视的重大课题。

    马克思主义是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需要我们从历史中加深理解,在现实中不断实践。《资本论》作为体现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和现实性的重要文献,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马克思恩格斯为《资本论》撰写的大量序和跋,是对《资本论》的理论本质和社会价值所作的最权威说明,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文献。这些序和跋准确而精炼地说明了《资本论》的产生背景、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观点、主要内容、理论价值、实践意义、写作过程和社会反响,对马克思主义做了通俗易懂的精辟解说。以马克思恩格斯为《资本论》撰写的大量序和跋作为研究依据,用新的研究方法、理论视角和现实素材,拓展深化对《资本论》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在方法论和研究视角上是一种新探索,无疑很有价值。

    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西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符得团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键在于能否源源不断地培养和造就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事业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突出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根本要求,也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与科学发展、办好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逻辑。我们纪念马克思,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办好世界一流中国特色大学的自信。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现着学校的政治特色。我们纪念马克思,就是要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指导我们解决包括人才培养在内的重大问题能力,以更宽广的视野来思考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整体上思考和探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科学体系的一级学科,它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学说在世界范围的传播与发展,特别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能够有效地把马克思主义研究成果运用于理论宣传、人才培养、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发挥培养马克思主义传人的学科引领作用。

    教育出人才,关键在教师。大学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高校培养人才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力军,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社会意识形态和精神文明的传播者,也是教书育人的楷模和表率,是大学生健康成长和政治信仰的指导者、引路人。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更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核心任务。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马克思的话提醒我们,纪念马克思,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他的理论,更重要的在于用透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折服人培养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中,高等学校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学院必须坚持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心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承创新与发展服务相结合,勇敢担当起党和国家赋予大学的神圣职责,助力学校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我们的学校是共产党领导的高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高校要培养和造就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要理直气壮地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教育阵地,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等改革发展实际紧密结合,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引领高校立德树人。我们学习和纪念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建设的思想,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切实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工作。

    做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研究者

    甘肃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尚明瑞

    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了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够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今天,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我们纪念马克思,缅怀他的伟大功绩,重温他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就是做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研究者,为培养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马克思主义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作为科学的、开放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不断探索时代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回应人类社会面临的新挑战,不断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在继承、创新、发展中永葆理论本身的青春活力。因此,要从整体性与多维性的统一、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等方面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伟大的真理,而且开辟了通向真理的道路,为人类洞察世界、掌握未来提供了金钥匙,是人类世界最“伟大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为世界开辟了一条通向人类理想社会的康庄大道。所以,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和破解各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逻辑。纵观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和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过程,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和破解各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深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基本逻辑。从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马克思主义从来就不是珍藏于书斋里的本本,也不是象牙塔中的抽象的学问,更不是经院哲学式的“教条”,而是人民群众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人民群众智慧的光辉结晶,是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实践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在这个意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根植于人民群众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学问。所以,研究马克思主义首先要有问题意识,只有在分析和破解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才能继承、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是当前社科界、理论界科学研究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成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制胜法宝。社科理论界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向广大人民群众全面、系统地传播十九大精神。尤其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只有自己真正掌握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丰富内涵、精神实质、理论贡献、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等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才能顿悟透和弄懂这一思想的精髓,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做到深入浅出、融会贯通,以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方式引导和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8-05-11 1 1 甘肃日报 c63519.html 1 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学习和研究引向深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