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5月01日
第02版:要闻

【三年决战奔小康】小毛驴的大“钱”景

——靖远县利民养殖专业合作社见闻

    (接1版)

    “肉驴养殖投资成本很高,启动资金是个大问题。”周兆斌道出了起步的艰难。

    粮窖村是典型的干旱贫困村,贫困面积大。要想发展肉驴养殖,启动资金从哪里来?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资金问题,充分调动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让贫困户放心养殖,安心受益,靖远县政府每年列支资金500万元,对规模化的黑毛驴养殖产业予以扶持,主要用于引种、贷款贴息、服务指导、规模养殖补贴和农业保险等。此外,政府还积极推广“政府+合作社+商业银行+农户”的发展模式,由乡政府担保,合作社向银行注入风险担保资金,每户贫困户还可申请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农户将扶贫资金作为股金投入合作社,年底分红。这样的方式,既解决了合作社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又破解了贫困户发展产业难和产品销路难的问题。

    周兆斌给记者算了一笔账:60户贫困户以每户5万元共计300万元扶贫贷款资金入股合作社,每户每年可分红4000元,3年后贷款到期,由合作社向银行还款;合作社给贫困户免费提供全程的养殖技术跟踪服务,在黑毛驴出栏时按照合同保护价收购;贫困户贷款购买的毛驴如果由合作社托管,按照政策补助,贫困户不仅能得到每头毛驴2000元的养殖补助,合作社还给他们提供每头500元到1000元不等的托管费。

    这种把“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发展模式,不仅充分盘活了农村的资源优势,也让贫困的农户尝到了甜头。

    记者看到一个特殊的“账本”,“账本”挂在合作社门口正前方,上面清清楚楚地记录着60户贫困户的个人信息和贷款入股分红情况。

    贫困户辛河就是其中之一。辛河身体有残疾,家里老母亲常年患病,妻子去世多年,留下年幼的孩子,家里经济捉襟见肘。“最初说把贷款的钱投给合作社养毛驴,年底给我们分红,我心里直打鼓,担心分红没有,到时候这钱还不上咋办?但是政府多次上门给我讲政策,我才安心入了股。去年我拿到了4000元的分红。”辛河说。

    据了解,合作社现有入股社员130人,均为粮窖村的精准扶贫户。谈起下一步的发展,周兆斌说:“下一步,我们计划与东阿阿胶集团洽谈合作事项,进一步扩大肉驴养殖产业链,发展毛驴副产品深加工,主要以驴肉、驴奶的加工销售为主,这样可以为本地的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让更多贫困户增收脱贫。”

2018-05-01 ——靖远县利民养殖专业合作社见闻 1 1 甘肃日报 c61909.html 1 【三年决战奔小康】小毛驴的大“钱”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