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4月25日
第05版:民生

【看点】餐桌上的“安全卫士”

——兰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工作团队掠影

    餐厨垃圾处理企业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餐厨垃圾回收作业。(资料图)

    他们是调度员,指挥的却是装载餐厨垃圾的收运车;他们是驾驶员,运送的却是人见人躲的残羹剩饭;他们是技术员,研究的却是各类餐厨垃圾处理的相关数据……在兰州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不辞辛劳、风雨无阻,起早贪黑、专心致志,将市民餐桌上的餐厨垃圾进行回收,并经过专业化的高效处理加工,将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垃圾变成了能够提供能源的生物燃料,化作了菜地里高营养的有机肥,变成了高附加值的资源性产品。同时,他们用实际行动和不懈的付出守护着人们“舌尖上的安全”。他们就是被称为“魔术师”的兰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的工作人员。

    本报记者 徐俊勇 张文博

    胸有成竹的调度员

    4月12日早晨,天下着雨,兰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调度员马红明像往常一样,6点起床从安宁区的家中驾车去上班,7点就赶到了位于韩家河工业园区的单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值班的日子总是第一个到单位,这样的记录52岁的老马已保持了五年。“我需要把前一天餐厨垃圾收运情况提前进行汇总,对收运车辆状况进行检查,合理制定今天收运计划,并将收运任务合理分解到每一辆车上。”马红明向记者介绍说。早上8点30分,当班的收运司机们纷纷赶到了厂区。寒暄几句后,司机们从老马手中领取了当日的收运任务。

    丁零零、丁零零……办公桌上的三部电话机响个不停,虽然已到了午饭时间,可老马依旧忙碌着。“时间都过了,收运车怎么还没过来?”“定西路上刚才堵车,收运车5分钟内应该就过来了!”老马一边联系收运员了解情况,一边向定西路东口的一家牛肉面馆老板耐心地解释着……“办公室的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全部60辆餐厨垃圾收运车的具体位置,实时更新着收运车在兰州主城四区及兰州新区80条收运线路上的动态工作信息,绿色表示收运车正常行驶,红色表示收运车处于停止状态或正在收运灌装作业。”“城关区农民巷、大众巷、正宁路,七里河区建工街、安宁区金牛街等地餐馆密集,产生的餐厨垃圾量也比较大,早上牛肉面馆、晚上火锅店餐厨垃圾量比较大,需要及时掌握情况合理调度收运车辆。”马红明介绍说,每天中午和下午用餐后来电特别密集,他平均每天要接打电话七八十次……

    “老马师傅工作很认真负责,对我这个徒弟总能给予悉心的指导和热诚的帮助。”31岁的年轻调度员马超说。老马和小马一人值一天班,早晨7点多到办公室,晚上一般9点多才能下班,除去短暂的午休,每天工作长达13个多小时,作为厂里的两名调度员,师徒俩工作中密切配合,兢兢业业地调度指挥着每一辆餐厨垃圾收运车……

    不辞辛苦的收运员

    当日上午9点20分,60辆专业收运车准时从厂区驶出,开始了一天的收运作业。记者跟随012号收运员陈得伟登上了他驾驶的甘A69151餐厨垃圾收运车。“我们今天早晨收运线路为永昌路北段和大众巷,全程11个集中收运点。”“标准的蓝色垃圾收集桶分120L和240L两种容量……”陈师傅一边驾车,一边用兰州话向记者介绍。说话间,车辆已从武都路拐入永昌路,10点整到达第一个收运点汇胜商场,附近餐馆的服务员们推着大小25桶餐余垃圾正在等候,下车后陈师傅习惯性地从车上抽出了一个长长的铁钩,在25个桶中挨个检查。“以前刚实行餐厨垃圾回收的时候,桶里面菜刀、筷子、碗碟、编织袋什么都有,逐渐地各餐馆都有了分类的意识,也很配合,今天这25桶全部符合收运标准!”陈师傅满意地说。随后这些垃圾通过车载液压装置灌入了车后收运仓。仅用了一刻钟,陈师傅就完成了第一个点25桶的垃圾收运,随后陈师傅又来到了永昌路北端、大众巷等地的6个点进行收运,前后仅用时50分钟,陈师傅就完成了85桶约4.5吨餐厨垃圾的回收作业。

    中午在厂里的员工食堂吃过午餐,没有午休,下午1点陈师傅又跳上车开始第二趟收运作业。中午产生餐厨垃圾相对较少,一路沿着永昌路、通渭路,10多个收运点,共收集60桶约3.5吨餐厨垃圾,下午3点10分陈师傅驶进了厂区,进入厂区后,垃圾被自动卸载,进入全封闭处理系统。今年34岁的陈得伟从事这项工作已经7个年头了,还是收运三组的组长,7年来经他手回收的餐厨垃圾已近23000吨。

    和陈师傅同组的收运员田明,当日负责收集的区域是城关区农民巷,农民巷餐馆众多,餐余垃圾产生量大。“农民巷大小餐馆有120多家,每天产生餐余垃圾也是兰州街巷里最多的,别的收运车跑两三条街道甚至还装不满车,农民巷一次产生的餐厨垃圾有时一趟还装不完,得再跑一趟!”就这样,田师傅回到厂区已是晚上9点30分了。虽然时间比较晚,但他还是“盯着”4.5吨垃圾全部倒进处理系统后,才回家休息。

    这里还有70多名像陈德伟、田明一样的餐厨垃圾收运员,他们被分为10多个小组,走街串巷对全市90%以上的餐厨垃圾进行专业回收。

    “点石成金”的技术员

    在兰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生产车间,记者看到,除了4个大型餐厨垃圾喂料口(即餐厨垃圾运输车倾倒口)外,全是由各种粗细管子相连的大型箱体、罐体,所有工序实现了自动化,车间里看不见一点餐厨垃圾,而在触摸屏幕上进行控制操作的正是公司里的技术人员……“每天320吨的餐厨垃圾进入料仓后,要经过两个生产环节。首先进行的固液分离,然后将分离出来的固体餐厨垃圾进行发酵、熟化处理加工成有机肥;将液态餐厨垃圾输入发酵罐进行发酵处理生产出沼气、土壤改良剂和液态有机肥;油脂通过高温高压提取生产出生物柴油和植物沥青。”厂里的技术负责人周虎城对餐厨垃圾处置生产的各个环节烂熟于心。

    在厂区的实验中心,4个年轻的技术人员正在忙碌地检测着生产过程中每一项数据。实验中心主任俞钟陆是一名80后,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食品样品检测工作,“柳玉峰、常博文、汪振文,我们中心的其他3名技术员,都是90后,分别学的是环境科学、微生物技术、农业科学专业,工作中他们负责着不同类别样品的检测,虽然年轻,但都能独当一面。”俞钟陆介绍说,在生产第一个环节他们要检测发酵过程中温度、湿度以及微生物菌群的存活能力,确保加工环境达到合格标准,对生产出来的有机肥也要进行各项数据详细检测,确保有机质、氮磷钾等含量达到国家标准。在第二环节,除了对土壤改良剂、液态肥、沼气、生物柴油等成品进行严格监控监测外,还要对氧化处理后产生的废水进行严格监控监测,确保排出的废水达到城市污水排放标准。

    当记者问起长期与各种垃圾的样品和数据打交道会不会很枯燥时:“实验室就好像是工厂的中枢神经,每一道工序都有我们的参与,每一个成果都有我们的贡献,我们每天干着自己喜欢的工作,感觉很满足、很有乐趣!”4个年轻人微笑着答道。

    “我们目前的收运处置系统设备都是完全自主研发的,目前公司已注册专利36项。技术团队近九成人员拥有本科以上学历,平均年龄仅33岁。”负责兰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日常生产运营的甘肃驰奈生物能源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杰荣介绍说。

2018-04-25 ——兰州市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厂工作团队掠影 1 1 甘肃日报 c60911.html 1 【看点】餐桌上的“安全卫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