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4月25日
第04版:评论

【陇上评论】“一户一策”拔穷根

    李近远

    “一户一策”脱贫措施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将精准扶贫的要求,真正落实到每一家贫困户,将各项帮扶政策真正与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对应,与可行的帮扶措施对接。

    年初以来,甘肃省每个贫困村里,每个贫困户家中,都来了帮扶干部。与以往不同,这次干部们待的时间格外长,问得也格外仔细:家里几口人,多大岁数,在哪里打工;多少亩耕地,川地还是山田,收入多少钱;喝的是井水还是窖水,水质如何;住房有几间,多大面积;贫困主要是因为缺技术,还是缺资金……

    这是“一户一策”深入实施所呈现出的生动画面。帮扶行动的具体化、精细化,给全省的脱贫攻坚工作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变化:图形式、走过场,办公室里“做规划”的人少了,面对面、实打实,农家炕头算细账的暖心场面多了;缺想法、少办法,眼瞅难题,束手无策的人少了,找症结、对政策,齐心协力谋脱贫的思路明了;说大概、随大流,心中无数的人少了,谈具体、说明白,对症下药的帮扶措施多了。

    精准脱贫,贵在精准,难也在精准。千家万家,家家不同,对贫困户而言更是如此。国家的扶贫战略、各级政府的扶贫政策,各行业的帮扶措施,即便再细化、再周全,也不可能具体到针对一户人家开展帮扶,确保这户人家实现脱贫。“一户一策”脱贫措施最大的优势,就在于能将精准扶贫的要求,真正落实到每一家贫困户,将各项帮扶政策真正与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对应,与可行的帮扶措施对接。

    具体而言,“一户一策”的特色,首先是靠实责任。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尚未脱贫的,都是难中之难,必要的帮扶十分迫切、非常必要。“一户一策”脱贫措施,从入户摸底、分类分析,到政策对接、措施制定,再到各方认可、签字背书,需要贫困户户主、帮扶干部、村支书、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乡镇书记等共同参与。每个参与者的责任和分工都很明确,通过“一户一策”,对这一家人如何脱贫、何时脱贫达成了一致,大家形成了精准脱贫“责任共同体”,心往一起想,劲往一处使,确保如期脱贫。

    其次是切实可行。“一户一策”开展之初,帮扶干部一致的感受是“这次的表难填”。难在何处?难在不像以往那样大而化之,往往知其贫,不知其所以贫,而是要真正沉下心来,坐在农家,道实情,下实功,见实效;难在要细致而微,明家底,算细账,既要全面掌握帮扶贫困户的现状,也要找准“穷根”,对症下药,制定出细化到种一亩田能收入多少,养一头牛可以卖多少钱,政策性收入能有多少等收支明细账。难在要真抓实干,条条落实。各项脱贫帮扶措施都要按照规划落到实处,按期算到贫困户的家庭收入里,来不得偷工减料,更容不下弄虚作假。正因为如此,“一户一策”通过科学的工作方法,“以难破难”,有效解决了以往帮扶工作中存在的难题,把帮扶谁、怎么帮、如何见效落到了实处。

    “一户一策”更深层次的作用,是真正帮助贫困户明确了告别贫困的路径、坚定了实现小康的信心。很多贫困户虽有脱贫奔小康的想法,但到底怎么办,何时能实现,其实自己心里也没底。通过“一户一策”的实施,摸清家底找差距、紧贴实际定措施、配套政策搞帮扶、明确期限奔小康的措施制定,让贫困户从根本上明白了自家现状和小康生活差距有多大,知道了种植养殖、搞副业、劳务输出等方式,哪个才是符合自家实际,能够脱贫的关键所在,搞懂了从国家到省市县的帮扶资金和措施,哪一条能够落实到自家,该如何申请和运用,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益。心中有数,脚下有路,当实现小康变成了自己通过一步步的努力,就一定能实现的目标后,又何愁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缺少内在动力呢?

    从更高的层面来讲,“一户一策”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郑重承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不能掉队。“一户一策”将扶贫精准到一家一户是不是真贫困,落实到这家人能干什么事,能赚多少钱,最需要什么帮助,可配套什么政策,能见到什么成效,什么时候能真脱贫,精确分析、因户施策,确保了这一家能够在脱贫攻坚战中不掉队,在全面小康中能“拔穷根”。对帮扶干部、基层干部来说,真正掌握了每一家贫困户贫在哪里、因何而贫、怎样脱贫,就是精准扶贫工作的最大具体化,帮扶自然也就能抓到实处,见到实效。推而广之,积少成多,当每一家贫困户都能有“一户一策”脱贫措施做保障,一个县、一个市,乃至一个省,就一定能够形成坚实可靠的合力,确保整体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兑现我们党向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做出的庄严承诺。

2018-04-25 1 1 甘肃日报 c60868.html 1 【陇上评论】“一户一策”拔穷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