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4月24日
第04版:理论

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这是我国积极利用外资的重要突破口,对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创新发展、提高实体经济水平、把握发展主动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放宽市场准入

    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十九大报告摘登

    1

    大幅度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有助于通过进一步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提升我国产业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先后2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3次更新自由贸易试验区负面清单,不断缩减对外资的准入限制。但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相比,扩大开放仍有很大空间,特别是在金融、文化、教育、医疗、电信等服务业领域。当前,我国产业竞争力已经有了大幅提升,具备了进一步开放的条件。在农业领域,可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对国内受自然资源禀赋所限存在长期供应缺口的产品,适时适度加大开放力度;在制造业领域,我国利用外资占比已从2010年的46.9%下降到2016年的28.2%,要加快在我国具备竞争力的一般制造业领域进一步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和股比限制;在服务业领域,要积极扩大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有序开放,实质性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会计审计、商贸物流、电子商务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通过竞争合作激发新一轮开放红利。

    2

    大幅度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有助于更好发挥外资服务区域发展的积极作用。

    回顾改革开放近40年历程,引进外资对促进发展、扩大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相对东部地区来说,内陆和沿边长期处于开放洼地的状况仍亟待改变。中西部地区利用外资占比从2010年的15%降至2016年的13.3%,远远低于东部地区,成为制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迫切要求我们结合中西部地区的要素禀赋、产业基础、空间规划等特点,有针对性地出台放宽外资准入政策。尤其是依托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载体,进一步扩大开放领域,营造亲商富商安商氛围,因地制宜、积极打造利用外资主阵地,着力培育新的引资增长点,更好发挥外资企业对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带动区域整体开放水平提升。

    3

    大幅度放宽外资市场准入,有助于我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引资竞争中把握主动。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刻演变,全球产业链加速整合,主要经济体抢占发展制高点的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高开放水平下,继续通过减税、放松监管等措施,积极吸引资本回流,我国高端制造业引资面临更激烈的竞争。一些发展中国家利用低成本优势,积极吸引外资,跨国公司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布局逐步减少。新兴经济体纷纷出台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准入限制。我国吸收外资虽多年位居全球前列,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从总量看,2016年我国利用外资1337亿美元,但从强度看,我国利用外资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仅为1.2%。从人均看,我国利用外资世界排名第124位,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发展中经济体的70%、发达经济体的20%。导致这一差距,既有发展阶段、营商环境等因素,也有市场开放度较低等原因。新形势下,迫切需要通过进一步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同时依托我国的市场潜力、产业基础、劳动力素质等优势,增强我国引资竞争力,不断提升同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相匹配的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

    (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学习辅导百问》)

    相关链接

    2017年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2017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8775.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全年利用外资规模创历史新高。

    根据商务部数据,2017年,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5652家,同比增长27.8%。去年12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837家,同比增长36.5%。

    数据并显示,2017年,我国外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高技术产业实际吸收外资同比增长61.7%,占比达28.6%,较2016年底提高9.5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65.9亿元,同比增长11.3%。高技术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1846.5亿元,同比增长93.2%。

    外资区域布局也持续优化。2017年,中部地区实际使用外资561.3亿元,同比增长22.5%,增速领跑全国;西部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同比增长43.2%,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激发。

    (据新华社)

2018-04-24 1 1 甘肃日报 c60652.html 1 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