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4月19日
第03版:廉政视野

【观点】用好巡视利剑 破解自我监督难题

     王立泰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自我监督是世界性难题,是国家治理的‘哥德巴赫猜想’。我们要通过行动回答‘窑洞之问’,练就中国共产党人自我净化的‘绝世武功’。”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成为加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剑,成为“国之利器,党之利器”,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的独特优势,找到了破解“周期率”、回答“窑洞之问”的“密钥”,为解决自我监督难题提供了制度保障。其优势和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刀刃向内,做到有效监督。自我监督是一种履职监督,本身存在制度缺陷。党中央通过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形成了党组织履职监督和巡视机构专门监督相结合的党内监督格局。一是具有权威性,突破同级监督的困局。巡视组代表派出它的党组织的权威,监督的对象是下级党政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方式是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和自下而上的群众监督相结合,监督重点是“关键少数”,找“一把手”直接说事。巡视监督的权威性、主动性、直接性,有效破解了同级监督难的困局。二是实现全覆盖,压缩不同监督的空隙。巡视监督要求做到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国一盘棋,上下搞联动,有效解决了监督主体边界不清,监督随意性强,监督间隙过大、漏洞较多的问题。三是打好持久战,解决耐力递减难题。巡视监督通过开展常规巡视、“机动式”巡视和巡视“回头看”,使监督持续发力、震慑常在。

    (二)主动出击,直击监督要害。巡视监督与其他监督的最大区别在于主动出击,坚持问题导向,哪里问题多、问题严重就到哪里。一是突出政治性,聚集加强党的领导。政治巡视以“四个意识”为标杆,把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根本政治任务,紧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三大问题”,把住“六项纪律”这条红线,充分发挥政治“显微镜”和政治“探照灯”的作用。二是体现人民性,厚植执政基础。巡视监督的最大特色是依靠群众,始终坚持将人民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工作目标,提高群众获得感。三是坚守纯洁性,巩固执政地位。十八大以来,巡视监督最大的亮点在于发挥了自我监督的威力,舞出了利剑权威,成为保持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最有力武器。

    (三)依靠群众,增强监督动力。巡视的权威来自党组织,巡视的力量来自广大群众。一是群众积极性高,监督具有广泛性。巡视工作向群众搭建了直接监督平台,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群众的呼声诉求,使一些腐败分子在人民群众的海洋里无处藏身,原形毕露。二是群众参与面广,监督具有针对性。监督的阻力在信息不对称,巡视中除受理来信来访外,注重扩大群众谈话面,特别同了解有关情况的干部群众个别访谈,还同已经受到党政纪处理的当事人个别访谈,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三是群众关注性强,监督具有推动力。人民群众对巡视寄予厚望,充满期待,从事巡视工作压力巨大,责任重大,但也增强了工作定力和韧性,成为提高巡视质量、擦亮巡视利剑的强大力量。

    (四)整合资源,彰显监督合力。一是压实责任,推动党内监督主体相协同。巡视监督最大的优势不在自身,而是有效整合和利用党内监督资源,有效协同纪检、组织、政法等机关和部门力量,组成强有力的中央或省委巡视组,代表中央和省委履行主体责任。协同各监督主体履行各自职责,强化监督措施,特别是压实党委主体责任、纪委监督责任、其他党委部门的责任,形成巡视集中监督和党委部门日常监督的新格局。二是互相促进,推动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党内的组织监督一旦离开群众的民主监督,就成无源之水。群众履行公民民主监督的责任,党员履行党内民主监督的责任,这两个责任互有交织,使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更加趋于统一,巡视监督有效促进了这种统一。三是信息共享,促进党内监督同其他监督相贯通。群众民主监督的形式和方法不断拓宽,通过不同渠道喷涌而出。巡视监督要紧跟时代步伐,特别要同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舆论监督和网络舆情监督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将相关信息纳入巡视巡察评估范围,认真研判和充分利用,有效形成监督的工作合力。(作者系省委巡视办主任)

2018-04-19 1 1 甘肃日报 c59910.html 1 【观点】用好巡视利剑 破解自我监督难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