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4月17日
第09版:影视

【点评】吃水不忘引水人

    燕兵

    这是一部向不忘初心的担当者致敬的电影,一部向我们父辈的青春和奋斗致敬的电影,一部让人倍感亲切又满怀感念的电影。

    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白银市委市政府、甘肃省水利厅、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管理局、景泰县委县政府等联合摄制的电影故事片《面向群众》,讲述了以李培福同志为代表的景电工程建设者的激情往事。

    景电工程是甘肃省自主建设的第一个水利提灌工程,被誉为“中华之最”。1969年动工,1971年10月1日一期工程上水,至2001年全部竣工。这一横跨甘肃、内蒙古两省区的水利工程,至今已灌溉百万亩良田,造福百万人民群众。

    景电一期工程最早泽及的草窝滩有我永不磨灭的少年记忆:一条在起伏的沙丘和风化的砂岩之间穿行而过的人工大渠,时常出现在我的梦中。当年的草窝滩自然环境恶劣,影片中风沙掩埋“地窝子”的桥段,是我所亲历过的。农业完全靠天吃饭,农民不得已牵着骆驼、赶着毛驴四处游荡“种跑田”。但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这里已是树木葱茏、嘉禾遍地。

    是水改变了一切。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景电工程“两年上水,三年受益,五年建成”,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即使在今天来看,也是了不起的奇迹。担任工程总指挥的李培福同志更是功勋卓著。李培福曾参加过土地革命斗争,担任过陕甘宁边区华池县县长,1943年,毛泽东同志为他亲笔题词“面向群众”。履职景电工程总指挥前,他任职甘肃省副省长。

    作为艺术作品的电影,有别于人物传记。《面向群众》所塑造的是一个血肉丰满、心系人民、直面问题、担当有为的党员领导干部李培福的形象。他敢于置个人荣辱于度外,先斩后奏开仓放粮,让极度缺粮的百姓度过饥荒;他敢于顶着政治压力,亲自请回被下放放羊的水利专家闫祖训,并且始终努力为科技人员创造能顺利开展工作的政治环境;为了农民工的生活补贴,他专门请求省委支持,并且保证一分不少地落实到人;工程因为事故被迫“缓建”下马,他急出病来,却抱病进京面呈水电部领导,终于争取到国家支持;工程的每一个关键节点,他都和技术人员紧盯在建设现场;而当所有人为上水成功欢天喜地热烈庆祝的时候,他却疲惫不堪地靠在一个角落睡着了……

    老戏骨吴京安用心演绎的李培福,从形象到行动都有着强烈的年代感和个性风格:他没有空洞的口号,没有官员的派头,诚诚恳恳待人,实实在在干事;他求实、务实、朴实,让老百姓感到心里踏实;在他身上,体现了一个领导干部的勇于担当,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也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

    主要人物的成功塑造,显示了影片主创人员的综合艺术功力。这种功力同样也展示在对景电工程建设者人物群像的塑造上,每一个人物都很“走心”:有屡遭贬抑屡遭委屈却始终胸怀报国之志的水利专家闫祖训;有淳朴憨厚、执著勇敢的张老汉一家,勤劳善良的大女儿张延英不幸在工作中跌落身亡,母亲王金花又义无反顾地将小女儿张菊英送到工地接班,令人动容;有激情飞扬的年轻人,在特殊的年代,他们的青春尽情地释放在建设工地上,释放在简朴而激情的生活中,他们也有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即使承担了戏剧“反面”人物张力的军代表鞠红旗,也没有被简单化、标签化,组织民兵下水保护围堰的一段戏,展现了这个人物勇于担当的另一面,符合历史的真实。

    面对当下电影市场的大众口味,主旋律、水利题材、真实人物这些元素兼具的课题创作,要做到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十分不易。但是《面对群众》在这一类型影片的创作中,做出了成功的探索。影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从主题立意及人物塑造上已有充分体现,而影片节奏的明快流畅、戏剧冲突的环环相扣和细节的生动朴实,又让影片非常具有观赏性,是一部能够让人入戏、让人感动的电影。

2018-04-17 1 1 甘肃日报 c59545.html 1 【点评】吃水不忘引水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