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齐
2017年11月13日,《是我:一个书法主义者的无言之诗》荣膺2017年度“中国最美的书”称号,并代表中国参加2018年度的“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评委如是点评:“这本书从不同视角展现了中国文字,看似书法作品,却与传统书法展示完全不同。色彩丰富,字体富于变化,令人生出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文字图形化表现得也很到位。”
《是我:一个书法主义者的无言之诗》不是一本用文字来叙述艺术思考的书,也不是一本画册的设计和设计的画册。它是用线条、色彩、空间、符号、文字的画面构建起来的视觉读物,以非文字的方式记载了中国文字的历史及其演变。这是一本对中国文化、文字、书法、绘画、诗歌之间源流、关联、转译、思考和实践的图像演变史,它的每一页之间的前后展开并不是直线性的进化或演化的逻辑发展,而是结合了自然演变,依附于阅读的视觉需要。
本书的设计和编著,不仅希望中国的读者能运用视觉的语言去感受我们自身文化的历史性、丰富性、多样性、包容性,也期待西方的读者不需要通过文字的翻译,阅读了解中国文明的起源,了解文字、文化、诗歌与我们艺术生活的紧密关系。书籍可以通过美丽的视觉方式呈现过去,同样也可以呈现当前。艺术的精神是一个时间的跨度,我将这跨度浓缩到特定的空间中,用历久弥新的一页一页书页,用视觉冲击力的语言,表达一位艺术工作者一生的浪漫理想,直接打开阅读者的心扉。
我深信,书籍设计绝不只是简单地为书做装帧,它不仅要和书籍内容本身完美契合,而且还涉及设计者的文化思考和各个领域的知识修养。所以,一本书的设计制作过程或许只需要一个月或一年,但它所承载的是作者一生的思考和努力。是我,把生活的意境都融化在了“书法主义”之时,我就是“书法主义者”,它是我人生的一部自传,用思索、时间、颜料堆积而成的无言之诗。
“书法”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国家的文化,我们都是“书法”的子孙。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当我把一种文化核心化为一种主义之时,也找到了另一种文化理想,我终于将自己变成了书写,也将书写变成了我自己。
当“书法主义”不是“书法”时,我为之感到欣慰,因为确信自己已经抵御了平庸的生活。当然平庸也是生活,但我向往有态度,享受思考。艺术没有主流,艺术的珍贵是某种意义上的唯一性,当艺术变得越来越不现实,越来越独立,越来越简约,接近本来之时,也许它就接近了无言之心。
去年11月16日,《是我:一个书法主义者的无言之诗》出现在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大屏幕上。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的纽约时代广场是纽约的标志之一。为期一周的展示,每日二十余次从清晨到夜晚的高频率作品展播,为纽约时代广场带来了来自东方的艺术之光,吸引着成千上万的目光。
感谢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总编辑曹光哲就本书亲自撰写文章:既是作者又是设计者,连续两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荣誉称号——除了洛齐先生,恐怕没有第二人。
当《是我:一个书法主义者的无言之诗》出现在我的眼前时,它是一种存在,它,是我。但当它消失在我的眼前时,它不是我,它是一种意识的存在,一种民族意识和文化传统的存在,个人此时已经消失。
我终于将自己变成了书写,而且这个书写是不需要文字的,我努力地用“无言”之画面来表达:中国的最美!
(《是我:一个书法主义者的无言之诗》,洛齐著,漓江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