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4月02日
第08版:综合要闻

告别霍金,一个执着的追梦人

    3月31日下午,英国剑桥,阴雨绵绵。伴随76次钟声,英国知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的灵柩被缓缓抬入剑桥大学的圣玛丽教堂。76,是霍金人生旅程走过的年岁。

    3月14日凌晨,霍金在剑桥家中辞世。他生前在剑桥大学冈维尔-凯厄斯学院度过了大部分科研生涯。葬礼上,来自这所学院的唱诗班诵唱了歌曲《超越夜空》。这是学院专门找人谱曲,在去年霍金75岁生日时献给他的歌曲,歌词包括一些来自霍金全球畅销科普作品《时间简史》的引语。霍金生前评价说,这段曲子“让我们所有人都走上了一段环绕宇宙的精神之旅”。

    当天,教堂外聚集了大量自发前来悼念的民众。尽管无缘进入教堂参加私人葬礼,他们还是早早聚集在道路两旁。在看到灵柩的那一刻,人们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为这位身患重疾仍谱写精彩人生的科学家喝彩。

    霍金1942年1月8日生于英国牛津,生前任剑桥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宇宙和黑洞,提出过与黑洞相关的“霍金辐射”理论,还撰写了《时间简史》。霍金曾有过两次婚姻,育有3名子女。他生前因患上一种罕见的运动神经元病,全身肌肉逐渐萎缩,常年与轮椅为伴,最终说话也需靠语音合成装置完成。

    剑桥大学实验天文学名誉教授亚历山大·博克森贝格与霍金早年相识。1990年搬去剑桥时,他还曾与霍金为邻一年。博克森贝格回忆说,霍金生前“对每一个人都非常友善”,“他让人赞叹的地方不仅是在被告知可能仅剩两年寿命后仍坚强地活了超过50年,还在于全身瘫痪并没有阻止他在尖端科学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成就”。

    除学术成就外,霍金对科普的贡献也为人所称道。他通过写书、讲座等方式,把艰深的科学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展现给公众,激发人们对科学的好奇。

    晚年的霍金,除继续开展学术研究,对很多社会问题也有思考。他在公开活动和媒体采访中对气候变化、太空旅行以及人工智能等话题都曾发表过观点。

    霍金生前还曾多次访华,开通微博与中国网友互动,并预言中国有望引领世界科学发展。 (据新华社英国剑桥3月31日电)

2018-04-02 1 1 甘肃日报 c56112.html 1 告别霍金,一个执着的追梦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