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3月27日
第04版:理论

【专家视角】稳步迈向创新型国家行列

    图表原载《人民日报》


    胡志坚 玄兆辉

    总体看来,中国创新能力提升潜力巨大,只要继续保持全社会创新资源相对较快增长,中国将逐步实现从低成本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科技创新由跟跑为主转向更多领域并跑、领跑,最终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空间来源于创新效率的提升。目前,中国创新的优势在于创新规模巨大,未来发展的潜力主要在创新效率和质量的提升。由于中国人口规模和发展阶段的影响,涉及人均资源投入或产出的相对指标,如科技论文等知识产出的效率、劳动生产率所反映的人员产出效率及单位能耗的经济产出所反映的能源产出效率,还有待提高。随着教育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人口大国的劳动力优势会向创新大国的高素质科技人才优势转变,信息化红利和科技人力资源红利所带来的创新效率的提升将助推中国创新能力的进一步跃升。

    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空间来源于资源的持续投入。质变来源于量变的积累。中国已经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近年来,中国R&D经费投入保持较快速度增长,2013年R&D经费投入总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R&D经费投入国,与美国的差距迅速缩小,从2005年不到美国R&D经费投入总量的10%增加到2015年的约57%。

    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空间来源于创新规模优势。从全球创新发展的历史看,国家创新规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创新发展的动力大小和趋势稳定程度,这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来说仍然非常重要。中国GDP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2015年中国GDP占全球的比重已达到15.5%。规模庞大的经济总量既为创新活动提供了巨大需求和财力支持,也为创新成果的商业应用提供了庞大的市场空间。

    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空间来源于全面深化改革释放的创新活力。近年来,中国政府系统推进体制改革,重大举措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央强力推动简政放权,发布实施新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制定《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通过加大绩效工资分配激励力度、落实科技成果转化奖励等措施,激励科研人员开展成果转移转化的热情。财政科技计划改革、科技项目经费管理、自主创新示范区试点政策的推广、科研基础设施向社会开放等方面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有力促进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政府各部门加大对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创新支持政策,全社会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这些都有利于中国创新活力的释放。

    我国必须注重科技创新,顺应和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和产业革命趋势,推动现代化经济发展动力变革,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依靠科技创新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积极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更要运用新技术和“互联网+”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发展,以网络化、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制造为抓手,加快形成一批实体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业态,积极构建现代化的经济体系。以人工智能为例,随着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新一代人工智能将改造经济活动各环节,创造智能化新需求,催生全新的产品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深刻改变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整体跃升。

    总之,中国创新活动仍然处于较快发展阶段,中国需要保持R&D经费投入持续增长,发挥国内市场的优势和潜力,更加注重创新成果的扩散和应用,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举措,不断提升全社会创新绩效和生产效率,以进一步深入推进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摘编自《光明日报》)

2018-03-27 1 1 甘肃日报 c54953.html 1 【专家视角】稳步迈向创新型国家行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