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3月20日
第07版:要闻

【我奋斗 我幸福】一人富不算富 大家富才是富

    本报记者 邱暄美

    张倩 王睿君

    春节刚过,天气回暖。

    永靖县三塬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的节能日光温室里,一派繁忙景象。园区党支部书记、富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海军正在督促技术人员对刚采摘的果蔬进行农残检测,“要认真检测每一批产品,严格把好质量关,严禁不合格产品上市销售……”张海军不厌其烦地一遍遍重复着。

    今年42岁的张海军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家人,在下塬村生、下塬村长。第一次出门到城里打工,他刚满17岁,酒泉、兰州、青海等地的无数个建筑工地,记录了他辛苦打拼的岁月。

    20年间,张海军从一名普通的电工逐渐发展到有了自己的工程队,在全国各地承包工程项目。“人生就要奋斗,只有奋斗的人生才会幸福。”回想起曾经的苦日子,他不禁感叹道。

    “无论在外漂泊多久,心里最牵挂的永远是家乡。”张海军时刻惦记着家乡的山山水水,父老乡亲。2012年,永靖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张海军从中看到了市场前景,毅然决定带着所有积蓄——500万元返乡创业,在流转的20亩地和自家5亩承包地里,全部种上了高原夏菜。

    起初,由于少技术、缺管理,张海军的高原夏菜病虫害频发,产量极低,损失惨重。

    倔强的张海军并没有气馁。2013年,依托刘盐八库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永靖县在三塬镇下塬村规划建设占地3000亩的三塬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园区集试验示范、观光旅游、种植加工于一体,为客商提供产销一条龙服务。“当时我觉得‘翻身’的机会来了,只要肯干,就一定能扭亏为盈。”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海军说。

    次年,张海军带头成立了富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本村500多亩土地,并吸收周边农户85户,搞起了以观光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

    赵文艳是富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一员。由于缺乏资金,不懂技术,加之两个女儿正在上学,家境困难,2013年底被列为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5年,我把家里的土地全部流转给了富景种植合作社,自己在合作社一边打工一边学种菜技术,一年下来比种地划算得多。”赵文艳笑着说,“去年,我承包了两个大棚,加上在合作社里打工挣的钱,收入有四五万元,成功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张海军算了一笔账:通过流转土地,农户每年每亩地可收入960元;同时,农民在园区打工,每天可挣70-100元;此外,农户还可将3万元贷款注资到合作社,每年领取3600元的分红收入。“对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合作社可就地吸纳,这样既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又能让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张海军说道。

    在富景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里,像赵文艳一样因种植高原夏菜而成功摘帽的贫困户有11户,“示范带动贫困户”“吸纳帮扶一般户”已经成为张海军新的奋斗目标。张海军介绍,合作社每两年从建档立卡户中确定5户贫困户,以逐年带动的方式进行帮扶。第一年在园区打工挣劳务钱,学习种植技术、积累管理经验;第二年在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后,按意愿,让贫困户以先承包大棚后交纳租金的方式自主经营,实现脱贫致富。“为了解决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合作社还与农户签订了购销协议,农户只负责大棚的生产管理,而蔬菜销售则由合作社统一负责。”张海军说,这样一来,群众就不愁蔬菜卖不出去了。

    张海军还有一套自己独特的生意经——可赏可游,可摘可品,让游客回归自然,流连忘返,让农户精细务作,从中受益。用张海军的话总结,就是“绿色、科学、休闲、生态”。

    在合作社的一座大棚里,农耕水车转动,小桥流水潺潺,四周的各类瓜果蔬菜错落有致,色彩缤纷。游客在相邻的大棚可采摘新鲜的草莓、樱桃、西红柿,也可欣赏美丽的蝴蝶兰,游玩结束后,便可来到这座休闲大棚,喝茶吃饭,放松休息。

    张海军说,只有适应市场需求,才能跟得上发展。只有把产业做大做强了,农民们发展才有奔头。在他看来,“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如今,张海军已累计带动普通农户260户,其中残疾人107户,贫困户12户。

2018-03-20 1 1 甘肃日报 c53533.html 1 【我奋斗 我幸福】一人富不算富 大家富才是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