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2月07日
第04版:评论

【陇上评论】实现全面小康离不开“精神脱贫”

    李近远

    在面对“精神贫困”的贫困户时,切不可一味埋怨甚至轻视,而是要多理解、多体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从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中找准贫困的主要成因,也要从贫困户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等环节分析研判,方能找准“病因”,对症施治

    曾在采访时,先后进入两户农家。这两家虽同时搬入这个移民村,但家庭条件大相径庭。一家庭院平坦、屋内整洁有序,家电、农机一应俱全;另一家则庭院杂乱无章,屋内陈设破旧,没有几样家具。两户同时被安置,政府提供的是同样的住房、同样的耕地,经过几年光景,境遇为何如此不同?当地干部一语道破原委:勤快就富,懒惰就穷呗!

    实际工作中,不少基层干部都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也正在为一些贫困户仍处于“精神贫困”之中而苦恼。脱贫攻坚到了最后决胜阶段,剩下的贫困户都是“难啃的骨头”。这其中,大部分人是由于地处偏远、投入不足等原因,错过了此前脱贫致富的机会。如今,有了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他们鼓起“我要脱贫”的信心,在实现全面小康的道路上苦干实干,越干越有收获、越有希望;然而,还有一部分人,和其他人基础差不多、政府投入也差不多甚至更多,但就是一直脱不了贫。究其原因,他们通常都身陷“精神贫困”而不能自拔,最缺的不是劳动能力、资金技术等,而是脱离贫困的信心。贫困消磨了人的意志,打消了致富的念头,以致习惯“等靠要”,墨守“没出路”,成了精神和物质的双重贫困户。更有少部分人,将帮扶干部苦口婆心的劝导和大家一起勤劳致富的机遇,错误理解为“要我脱贫”,由此更加依赖外力帮扶,乃至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

    人总是处于具体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并受其制约。客观地讲,“精神贫困”的成因,并不能完全归咎于贫困户自身。长期艰苦的环境、长期贫困的生活,不仅会固化生产生活方式,更会固化人的眼界和思维,加之贫困相伴的教育程度偏低、卫生医疗条件差和交通闭塞等条件制约,往往形成恶性循环。即使有人萌生了脱贫的念头,也经常会在一次天灾、一场大病面前败下阵来。所以,在面对“精神贫困”的贫困户时,切不可一味埋怨甚至轻视,而是要多理解、多体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从自然环境、历史沿革中找准贫困的主要成因,也要从贫困户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等环节分析研判,方能找准“病因”,对症施治。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在物质基础、自身条件、历史机遇等相同的情况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往往是改变现状的决定性因素。要使“精神贫困”的贫困户们真脱贫,就必须通过精神扶贫,帮助他们实现“精神脱贫”。首先要做的,是让他们眼见为实,相信党和政府帮助他们脱贫,绝不是说说而已,是下了大决心,拿出真举措,一定要实现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各项举措,从建档立卡、因户施策,到派驻帮扶工作队,不脱贫不脱钩;从修路筑渠、改良农田,到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一件件、一桩桩,都在切实改善群众的生活、改变农村的面貌。其次,要让他们感同身受,从自身的生产生活和身边人、身边事中,切身感受到扶贫攻坚带来的变化,告别观望徘徊,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唯有其志方有其行,帮助贫困户摆脱依赖心理,确定脱贫目标,自觉苦干实干,比单纯投钱给物,对他们的帮扶力度更大,效果更好。

    实现“精神脱贫”,还需强化荣辱观、义利观的教育和引导。正确的、积极的价值观、义利观,对于社会而言是新风正气,是影响大众价值判断的标尺;对个人来说,就是健康向上的内心世界,知荣辱、明事理的思路观念。如果能帮助他们从内心里认同勤劳致富光荣,懒惰依赖可耻,对“精神贫困”者而言,才是真正洗心革面的变化。知后进而谋追赶,“我要脱贫”四个字,对贫困户而言,意味着内生动力,表明着目标方向,是实现脱真贫、真脱贫最有力的保障。如若在帮扶过程中忽视了培育正确价值观、义利观,甚至客观上助长极少数人投机取巧、坐等帮扶上门的做法,就会在一定范围内形成错误的导向,阻碍脱贫攻坚的顺利开展。

    扶贫先扶志,志坚事不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目前,各方面投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力量还在不断加强,脱贫攻坚的目标正一步步接近实现。更加关注“精神贫困”问题,在精神扶贫上下更大功夫,是适应扶贫新形势、打好脱贫攻坚战的现实需求,务必更加重视、更多投入、更见实效。

2018-02-07 1 1 甘肃日报 c45623.html 1 【陇上评论】实现全面小康离不开“精神脱贫”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