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2月02日
第03版:综合新闻

政府工作报告

    (接2版)

    着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继续强力推进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整治,通过注销、扣除、补偿等方式全面退出矿业权,解决林草“一地两证”问题,搬迁核心区农牧民59户212人,减畜6.18万羊单位,完成10座水电站关停退出阶段性任务,加快推进4个差别化整治的旅游项目规范管理运营。认真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方案,完成6项年度整改任务,推进10项长期整改任务。全力做好全省自然保护区问题的整改工作,重点抓好2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问题的整改,确保按时间节点保质保量整改到位。

    加快实施重大生态工程。扎实做好祁连山国家公园和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抓好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建设、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已垦草原治理、湿地保护与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和项目,完成营造林360万亩以上。

    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大力整治和美化村容村貌,集中解决道路难行、院落破旧、垃圾乱堆、人畜混居等突出问题,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推广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建设“地沟油”收运系统,加强危险废物处置监管。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抓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改造等重点减排工程,巩固兰州大气污染治理成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落实河长制,积极推行湖长制,严格保护水体和饮用水源,大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工程,建成一批清洁供暖项目,提高清洁能源供暖比重。

    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坚决守住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严格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监管体制,完成全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工作。调整理顺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

    (三)充分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性作用

    以重大项目为抓手,扩大合理有效投资,着力提高供给质量、优化供给结构。

    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产业方面,加快实施海升集团民乐县20万平方米现代智能温室工业化栽培生态示范项目、中核甘肃核技术产业园、中车高端轨道交通装备造修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继续推进9个总装机65万千瓦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建设,加快钍基熔盐堆核能系统等项目前期工作。水利方面,建成兰州市水源地工程,加快引洮供水二期及受益区配套城乡供水等项目建设,做好引哈济党等水利工程前期工作。交通方面,兰州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建成运营、陇南成县机场投入运营,兰州南绕城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00公里以上;加快中卫至兰州等高铁、渭源至武都等高速公路、南梁通用机场等项目建设进度,实施28个省际“出口路”、4个“断头路”连通工程,尽快实现市州间、省域间干线连接;力争开工建设中川国际机场三期工程、武都至九寨沟等高速公路;加快西宁至合作至成都(甘肃段)等铁路、庄浪至天水等高速公路、天水军民合用机场迁建等项目前期工作。民生和社会事业方面,启动实施新的三年棚改攻坚计划,全年完成改造任务23.22万套。加快推进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及自建院校新校区、兰州理工大学西校区、甘肃中医药大学和平校区、省妇女儿童医疗综合体等项目建设。

    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全面落实鼓励民间投资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铁路、公路、民航、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参与学校、医院、养老院等民生和社会事业建设。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切实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利益,让创业创新的企业家有名有利有地位。制定出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具体规定,畅通企业和群众表达诉求的途径和渠道,让企业提出的诉求有人办,群众反映的问题有人管。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招展引会、招才引智,争取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全国500强、民营500强企业,办好第二十四届兰洽会和民企陇上行等大型招商活动。加强与中央企业和在甘单位的合作开发,加快落实与万达集团、中核集团、首创集团等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进在甘投资建设的各类重点项目落地实施。

    (四)推动生态产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把构建生态产业体系作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确保这项工作开篇破题。

    尽快推动特色农业发展迈上现代化轨道。研究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和田园综合体建设,大力发展以循环农业为主的现代农业。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大力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着力开发“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特色农产品,发展壮大马铃薯、草食畜、高原夏菜、优质林果、现代制种等优势产业,积极发展区域性特色产业和地方性土特产品。广泛推行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开发认证,抓好农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陇字号”知名农产品品牌。抓紧制定相关规划,构建系统完整的农产品加工、冷链、仓储、物流、销售体系。在严格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争取新建戈壁生态农业6万亩。加快国家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企业建设中药原料标准化种植基地,拓展医药大健康产业链和中医药文化产业链,加大新药研发和中药材品种二次开发,办好首届中国中医药博览会。

    加快工业经济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深入实施工业强省战略,落实“中国制造2025甘肃行动纲要”,制定出台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行动计划,在石化通用装备、电工电器装备、信息技术等领域实施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在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技术改造、陇药产业、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等方面,谋划实施一批改造提升项目。做大做强原材料产业,大力发展镍钴新材料、铝镁合金材料、电池材料和稀土功能材料。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在核产业、特种化工、电子信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动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和省级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加快建设兰州航天军民结合产业园。推进风光水火核储多能互补系统建设运行,建设肃州、玉门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推进河西等地新能源就近消纳示范区建设。加大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和节能改造力度,积极开发利用“城市矿产”,推动城市典型废弃物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任务落实。关闭退出煤矿22处,淘汰落后产能471万吨,坚决防止“地条钢”死灰复燃和其他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用好住房公积金、棚户区改造货币化安置等政策措施,商品房去化周期保持在合理区间。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债务结构,有序开展市场化债转股,进一步降低企业杠杆率。落实各项减税降费措施,继续实施电价改革、直购电交易、综合电价扶持等改革举措,探索进一步降低“五险一金”措施,降低非居民天然气销售价格,稳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加快培育发展以文化旅游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推进旅游强省建设,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农业、工业等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旅游文化精品,大力开发经典旅游商品,全面提升旅游业的文化品位,促进旅游业态升级,打造“交响丝路·如意甘肃”旅游品牌。坚持“大旅游”和“小旅游”一起抓,“大旅游”重点建设20个大景区、4条精品线路和5大区域旅游目的地,抓好张掖丹霞、黄河三峡、官鹅沟5A级景区创建工作。加快4A级以上景区通二级公路,新建改建旅游厕所1064座。深化景区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破解管理瓶颈。“小旅游”重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三变”改革,大力发展以农耕文化为魂、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生态农业为基的乡村旅游,新建旅游专业村100个。办好第八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发行绿色、“三农”、小微等专项债券融通资金,加大资产证券化力度,争取国家将兰州新区设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

    着力促进县域经济振兴发展。调整优化县域内各类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循环经济区空间布局,增强产业集聚度和支撑力。以开发园区和特色小镇建设为载体,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园区循环化改造,尽快实现园区与高等级公路的互联通达。积极引进专业团队、金融机构入驻园区,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建立财源建设奖励机制,破解县域经济发展融资瓶颈。

    (五)以更大力度推动“放管服”和国企国资改革取得突破

    坚持问题导向深化改革,落实落细已有改革举措,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添经济发展动力。

    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突破年”活动,着力解决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反面典型曝光和查处力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一窗办、一网办、简化办、马上办”改革,完成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政务服务网闭环运行,彻底打破“信息孤岛”。再取消调整和下放一批审批事项,加强培训指导,提高基层承接能力。推行“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巩固扩大“多证合一”等商事制度改革成果,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按照“同一事项、同一名称、同一标准、同一编码”的要求,加快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推进市县两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加快全省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建设。

    深入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健全完善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机制,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在具备条件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加快推进省直部门管理脱钩企业整合重组和资源优化配置,组建陇药、电子电器、工程咨询、旅游投资等10个大型企业集团。认真落实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工作。推动国资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建立权责清单,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

    积极推进其他领域改革。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促进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推进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鼓励设立和管好用好各类投资基金。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全面实施绩效管理。发挥供销社综合改革的政策优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农垦土地确权和办社会职能改革,全面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主体任务。推进机构和行政体制改革。有序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城市建设管理,不断提高城镇化质量。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开展地方债务大清查,严格控制债务增量,逐步化解债务存量,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行为。制定三年工作方案,使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推进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加强重点金融机构信贷风险排查防控,完善并落实不良资产处置政策,推动省农信社改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六)尽快打通制约科技创新的堵点痛点

    着力破除影响和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全面启动兰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大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力度。启动丝绸之路国际知识产权港建设,推进知识产权强省试点工作,打造知识产权服务业生态圈。加快企业、高校重点实验室(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加大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力度。建设一批与我省产业发展紧密联系的新型孵化器,大力培育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众创空间,加快国家级和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设。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继续实施“六个一百”技术创新工程,充分发挥兰白科技创新驱动基金引导作用,培育一批省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催生一批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构建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为一体的产学研用技术创新体系,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提高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在中医药、风光电、装备制造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上取得新突破。深化科研院所分类改革和高校科研体制机制改革,优化整合和布局建设一批省级科技创新基地,加快建设中科院近物所兰州新区大科学装置科技创新创业园、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直通机制,实现科技成果和企业需求信息有效对接。建设一批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成果中试和熟化基地,建设一批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推动中科曙光兰州新区先进计算中心等重点项目落地建设。培育发展各类技术交易市场、中介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充分发挥兰州科技大市场作用,提高科技成果的就地转化率。

    建强创新人才队伍。加快实施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青年人才等重大工程,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制定更大力度、更加灵活、更为柔性的政策措施,留住用好本地人才,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业绩特别突出人才。改革和完善科技人员收入分配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鼓励地方和企业设立人才引进发展资金,激发各类人才活力。

    (七)乘势而上拓展对外开放新格局

    把“一带一路”建设作为甘肃发展的最大机遇,重塑我省区位优势和通道优势,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

    大力发展通道物流和口岸经济。落实好渝桂黔陇四方合作共建中新南向通道框架协议,共同开展通道规划编制工作。加快公铁物流功能配套建设,促进与沿线公路、铁路、港口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省级综合物流运营平台,组建市场化运营主体,实现南向通道铁海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提升中欧、中亚、南亚国际货运班列运营效益,争取开通兰州至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公铁联运班列。积极谋划建设高铁经济带。加快丝绸之路信息港建设。完善开放口岸功能,争取获批粮食及整车进口口岸,加快培育落地加工、多元发展的口岸经济。

    加强经贸文化交流合作。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组成联合体或采用联盟方式组团“出海”,加快推进牙买加甘肃国际产能合作示范产业园、金川公司印尼红土镍矿等境外项目建设。加快境外商务代表处、特色商品展示展销馆、物流园区等在“一带一路”沿线重点国别的布局,巩固发展国际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城市关系。开展在广西建设临海飞地经济项目前期工作。办好第三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重点节会,推动丝路文化展示交流常态化,打造永不落幕的高品质文博会。启动“一带一路”文化长廊建设,支持我省文物保护技术成果走出去。

    发挥兰州新区开放平台作用。依托兰州中川国际机场,招引优势企业在机场周边布局建设临空物流、会展中心、商务中心等项目,加速推动新区临空经济发展。布点建设一批外向型装备制造产业园,加快兰州新区中医药产业园区建设。支持兰州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大合作力度,共建工业园、科技园、创新产业园,加快中亚粮油储运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

    (八)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强化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认真落实新一轮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继续实施扶持1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项目,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500万人以上。全面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工作,推进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继续提高城乡低保指导标准、补助水平和特困供养人员省级财政补助水平,做到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应保尽保。将失业保险金标准提高到最低工资标准的90%。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监督管理。认真解决好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落实国家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政策。

    统筹推进各项社会事业。扩大各类教育资源供给,统筹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择校热”“大班额”等问题。推进高水平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民办教育。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强化县级医院重点专科、薄弱学科建设,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加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医联体建设。加快建设多层次、智能化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医养结合及农村养老互助幸福院建设。抓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推进中央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实施农家书屋数字化提升工程。启动甘肃石窟长廊保护与展示利用工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办好第十四届省运会。做好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进一步加强国防动员和“双拥”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工作。加强统计调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气象、外事、侨务、港澳台、人民防空、老龄、参事、文史、地方志、档案、测绘、智库、红十字会、慈善等工作,做好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准备工作。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高政府立法质量,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实施“七五”普法规划。强化基层治理,完成45个撤乡改镇,建立和完善以党的基层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和村务监督组织为基础的村民共建共治体系。推进村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开展全省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创建活动。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施新修订的《宗教事务条例》,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促进宗教领域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强化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深化平安甘肃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继续办好为民实事。围绕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的问题,按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的原则,在农村危房改造、城镇棚户区改造、深度贫困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深度贫困县中小学支教、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助残扶贫康复、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城市老旧住宅小区电梯改造、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温暖工程等方面为民办好10件实事。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时代开启新征程,需要新气象新作为。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按照“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要求,以时不我待的干劲、只争朝夕的态度、敢死拼命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战之必胜的能力,狠抓各项决策部署落实落地,向人民群众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把中央大政方针及省委部署要求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到位,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推动法治政府建设。全面贯彻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和甘肃实施方案,维护宪法权威,提高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水平。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大力推行政务公开,规范权力运行,把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持续改进工作作风。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把践行“三严三实”贯穿于全部工作生活中。坚决防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回潮复燃,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老问题新表现,坚决纠正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等作风突出问题。彻底肃清王三运、虞海燕等人的流毒和影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弘扬专业精神,提高专业能力。坚持低调务实、精准扎实、专业做实,实之又实做好政府每一项工作。

    狠抓各项任务落实。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的生命线,健全重点工作清单制度和责任分解机制,加大政务督查督办和行政效能监察力度,强化审计监督,完善问责和激励机制,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各级政府工作人员一定要扑下身子抓落实,冲锋在前、苦干实干,以“钉钉子”精神真正把各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

    着力加强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严格落实“一岗双责”,扎实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整治和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持勤政为民、廉洁干事,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各位代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甘肃发展也站在了新的起点。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为实现全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

2018-02-02 1 1 甘肃日报 c44666.html 1 政府工作报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