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8年01月31日
第08版:综合要闻

新时代中欧三大“共同语言”

    2018年开年,中欧关系呈现新气象,从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到共同维护多边主义,再到反对贸易保护主义,面对当前国际格局深刻变化,新时代中国和欧洲之间共同语言越来越多,各领域交流与互利合作不断拓展,中欧关系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性日益增大。

    “一带一路”:中欧合作新框架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欧洲对这一倡议的态度已由最初的猜疑转变为积极参与。马克龙访华时表示,法方重视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增进两国合作,认为这极具战略意义;欧盟驻华大使史伟日前透露,欧盟将在三四个月内出台欧亚大陆互联互通蓝图,以便更好地与“一带一路”倡议对接;特雷莎·梅访华期间也将与中方一道拓展“一带一路”合作平台。

    欧洲智库马达里亚加基金会执行主任皮埃尔·德福安表示,4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在欧洲稳步推进,积小胜为大胜。匈塞铁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等重点项目纷纷上马,这向欧洲证明了中国不是在空谈,而是在行动。

    与一些重点项目相比,中欧班列更能让普通欧洲人感知“一带一路”的触角和吸引力。去年中欧班列开行3673列,同比增长116%,超过过去6年的总和。截至2017年底,中欧班列到达欧洲13个国家36个城市。“一带一路”倡议正成为中欧合作新的框架。

    多边主义:中欧合作新契机

    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马克龙和德国总理默克尔高调亮相,共同向外界宣示“欧洲回来了”的同时,坚决捍卫多边主义,呼吁各国共同应对挑战。这与中国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以及一贯支持和维护多边主义的立场相得益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冯仲平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欧洲国家在多边主义理念上与美国政府发生了严重冲突。美国退出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和不断威胁退出伊朗核协议,最终让欧洲下决心提升与中国的关系。由于中国在这两大问题上与欧洲持相同立场,中国和欧洲事实上已成为坚定的合作伙伴。马克龙访华期间,中法在联合声明中明确写道,双方将继续促进以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为基础的多边主义,深化和拓展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以及坚持并维护伊朗核协议。

    自由贸易:中欧合作新境界

    经贸向来是中欧关系的基石,近年来中欧年贸易额保持在6000亿美元左右。欧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

    面对反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欧洲领导人意识到,贸易保护主义没有出路,只会让自己陷入孤立。马克龙在世界经济论坛上也公开呼吁实现兼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化发展。

    可以说,中国和欧洲在自由贸易问题上站到了一起:中欧都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努力确保公平竞争环境,以及推动实现更加开放、包容、平衡、互利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当前,中欧正在共同推进双边投资协定谈判。欧盟驻华大使史伟说,希望谈判能在今年进入“决定性阶段”,取得突破性进展。更有有识之士指出,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背景下,中欧应该加快建立中欧自贸区,塑造全球贸易投资治理中南北合作的典范,使得中欧在维护经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系中作出更大贡献,同时开创中欧合作新境界。

    (据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

2018-01-31 1 1 甘肃日报 c44327.html 1 新时代中欧三大“共同语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