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 清
甘肃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跨越八千余年。广袤的土地、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民族风情孕育了厚重富集的舞蹈资源和多姿多彩的舞蹈样式。经典舞剧《大梦敦煌》《丝路花雨》赢得了许多殊荣,也使甘肃成为拥有两部文化部“优秀保留剧目大奖”作品的省份。
近年来,在省舞蹈家协会引领下,全省舞蹈人深深根植于这片文化沃土,坚守传承,博观约取,厚积薄发,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为中国舞蹈事业发展奉献着自己的故事与形象,展现着自己的旋律与意境。
舞蹈精品璀璨夺目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甘肃舞蹈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剧目创作璀璨夺目,舞蹈剧种越发完备,讲述着一个文化自信、文化崛起的中国故事,一个属于甘肃的舞蹈时代。
“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再出发。首演于1979年的大型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多次赴欧美交流巡演;成功举办了剧目青年表演人才培养项目,从根本上解决了主角演员依靠外请、骨干演员水准不高、整体演员水平参差不齐、素能较低的问题;2016版《丝路花雨》成为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献礼剧目;2017年5月开始,大型情景舞剧《丝路花雨》在敦煌大剧院常态化演出。
“中国舞剧多演出、多产出的成功范例”生机勃勃。舞剧《大梦敦煌》在第23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献演;先后3次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汇报演出,17次晋京演出;2017年赴德国公演22场。经过不断的积淀与创新,《大梦敦煌》成为一部融合了敦煌特色、西部特色、中国特色、东方文化特色的中国文化底蕴极为丰厚的舞剧。
舞台剧目不断创新。甘肃歌舞剧院创排了主题歌舞晚会《敦煌·丝路情》,赴白俄罗斯、亚美尼亚进行“文化春节”展演;兰州演艺集团录制了央视专题节目《中华情·鼓舞中国》,为首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奉上了主题晚会《相约敦煌》;甘肃省民族歌舞团根据舟曲泥石流创编的大型民族歌舞《民族之舟·大爱之曲》获得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最佳导演等10项大奖;编排了极具民族特色的歌舞晚会《丝路传奇》《根与魂·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晚会》《绚丽甘肃》。这些舞蹈剧目的出现,拓宽了舞蹈艺术展演的形式与渠道,书写了陇原舞蹈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芭蕾舞在兰州落地生根。兰州演艺集团旗下的兰州芭蕾舞团成立于2013年,是西北地区唯一的专业芭蕾舞团,是我国第八个芭蕾舞团,也是“最年轻”的芭蕾舞团。2015年,携手兰州交响乐团排演芭蕾舞剧《天鹅湖》在金城大剧院首演,成为甘肃舞蹈乃至全省文艺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填补了西北长期没有专业芭蕾舞团的空白”。
舞蹈教育有声有色
舞蹈教育是舞蹈艺术与事业可持续发展、繁荣的必由之路。目前,全省建立起了比较完备的舞蹈教育体系:中小学基本上开设了舞蹈或形体课;舞蹈培训机构遍地开花;普通高校(含职业学院)大多开设了舞蹈专业,部分院校成立了专门的舞蹈学院;专业艺术院团与高校联合培养舞蹈人才。可以说,已基本形成了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实力不俗、舞种齐全的人才队伍,前景乐观。
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是中国舞蹈家协会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使儿童特别是少数民族儿童、贫困山区儿童享有舞蹈美育而实施的一项舞蹈教育工程。2013年,由省文联、省舞蹈家协会负责在全省推广。截至目前,全省14个市州的150余所农村中小学已实行了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尤其是在玉门市实现了全覆盖。扶贫先扶志,新农村少儿舞蹈美育工程是全省精神扶贫、文化扶贫、文艺扶贫的重要载体之一,成为精准扶贫和陇原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
群众舞蹈与民族舞蹈蓬勃发展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全省舞蹈工作者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动群众舞蹈事业和民族舞蹈事业发展。
群众舞蹈水平不断提高。省内舞蹈家、舞蹈教育家多次前往武都区、成县、文县、舟曲等地进行舞蹈讲座、现场示范教学,举办舞剧《白马印记》等剧目研讨会,开展采风创作活动,调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陇南市武都区隆兴乡、鱼龙镇群众原生态高山戏;全省每年举办的各层次广场舞大赛200余场次;在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甘肃联盟推动下,街舞成为流行于年轻人中的一种时尚,成为校园艺术的一枝奇葩。
中国藏族锅庄舞展演活动的影响力不断提升。锅庄舞承载着悠久的藏族文化,是藏族同胞最喜闻乐见、热情参与的艺术形式之一。由省舞蹈家协会牵头,中国舞蹈家协会、省文联、中国舞蹈锅庄舞传习与研究基地在碌曲县联合主办中国藏族锅庄舞展演活动,每届都吸引了来自甘肃、四川、青海、云南、西藏5个省区的几十支锅庄舞代表队参加。2014年,碌曲县被中国舞蹈家协会授予“中国锅庄之乡”;2017年,第六届中国锅庄舞展演活动中,首次将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的展演内容。经过多年努力,中国锅庄舞展演活动已成为中国舞蹈家协会的品牌活动,是继承发展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典范,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与支持,也搭建了各民族同胞舞蹈事业交流合作的平台。
舞蹈交流评奖持续推进
多年来,甘肃舞蹈界一直在舞蹈交流评奖活动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针。
“飞天奖”赛事知名度不断提高。2014年12月,第三届甘肃舞蹈“飞天奖”大赛暨首届甘肃“小桃李杯”校园舞蹈大赛在兰州举办。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担任大赛评委,大大提高了大赛水平与知名度;此外,多次邀请著名导演陈维亚、敦煌舞专家史敏教授等人来甘肃讲学、指导创作。
长久的坚持带来了丰硕成果。多年来,全省多次派人参加“小荷风采”全国少儿舞蹈创作高级研修班及全国中青年舞蹈人才创编与教学高级研修班、中国舞蹈节上海舞蹈营活动、全国中青年舞蹈人才创编高级研修班等;先后有兰州演艺集团舞蹈作品《太平鼓》、金昌市少年宫的舞蹈《花儿朵朵》、西北民族大学《繁弦妙引》等30余部作品荣获国家级奖项。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党的十九大已经吹响了“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号角,日益纳入全国乃至国际视野的甘肃舞蹈艺术,将会推出更多人才、更多的精品来回馈广大的人民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