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宋振峰
曾在外打工10多年的庄浪县岳堡乡吴家村贫困户张小学,如今再不外出了。他有点得意地告诉记者,自己现在成了村里合作社的“股东”,得一门心思琢磨怎么将合作社的大蒜种好,争取有个好收成。
张小学扳着指头算起了账:自家的9.5亩川地全部“入股”到合作社,每年能固定领到500元的保底土地入股红利;平常他还在合作社打工,工资也折成股份。等明年大蒜卖完后,就可以与其他入股农民一道,按照一定的比例参与分红了。
像张小学这样的农民,现在在庄浪县越来越多。
为将以“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变”改革,作为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的新途径,今年8月以来,庄浪县以时不我待、勇于担当的危机感、紧迫感,大胆探索、积极作为,谋划启动了农村“三变”改革。
不到半年时间,庄浪县由政府主导以企业为龙头、以产业为平台、以股权为纽带、以农民为主体、以小康为目标的“三变”改革,有效激活了要素资源,推进了农村经济的规模化、组织化和市场化,让这个深度贫困县发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变化。
为什么要进行农村“三变”改革?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产业扶贫至关重要。没有稳定可靠的富民产业,脱贫致富就是没有根基的房子。
头顶“中国梯田化模范县”的桂冠,近年来,庄浪县委、县政府一直琢磨着由“梯田大县”向“产业大县”迈进。
发挥特色优势,实施产业扶贫。一场规模空前的产业开发热潮,将庄浪的百万亩梯田逐渐唤醒了。苹果、洋芋、畜牧等主导产业日益壮大。
但是,时至今日,庄浪县依旧和众多贫困县一样,小农生产占居主导,农业社会化服务薄弱,组织化规模化程度低,种养业产业链条短、专业化生产水平不高,农产品销售难。在千变万化的市场面前,贫困农民发展能力弱,抵御风险能力弱,增收效益不明显、脱贫难度大的问题愈发突出,产业的发展也难免一波三折,亟需新的突破。
推动脱贫攻坚进程,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对于庄浪县来说,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各类政策机遇叠加、项目资金持续增多,但财政和金融扶贫资金使用上普遍存在资金分散、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面对增收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市场化发展,仍然存在缺少资金扶持、投融资渠道狭窄的难题。如何创新机制,将资金用在刀刃上、投在关键处,发挥最大效益?
另一方面,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可庄浪县依然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我省深度贫困县。
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必须以超常手段“攻坚拔寨”。
今年8月,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以“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变”改革。庄浪县委、县政府深刻地认识到,这一改革,牵住了农村改革的“牛鼻子”,能够有效促进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加快脱贫攻坚步伐。
庄浪县紧紧抓住农村“三变”改革提供的发展契机及其蕴含的巨大动能,不等不靠、雷厉风行,提出了“整体工作党委政府行政推动、产业发展公司化运作,组织生产专业合作社实施、贫困群众入社入股分红”的发展思路,明确了农村“三变”改革的主攻方向,找准了着力重点,在全县11个乡镇确定了发展条件和产业基础较好、村级班子坚强有力、群众参与改革愿望强烈的13个贫困村、2个深度贫困村和5个非贫困村开展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探索推行“三变+苹果、种薯、畜牧、大蒜、中药材、饲草种植、特种养殖、旅游产业、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等10种改革模式。
农村“三变”改革怎么变?
改革之路,注定充满荆棘;推进改革,绝非闲庭信步。
在庄浪县,农村“三变”改革成为聚集脱贫与发展的破题之举和动力源泉,释放了新形势下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同时,也触发了一道道新难题。但这开了弓的箭再没回头。
第一道难题:谁来带动?
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带动。而贫困地区最缺龙头企业带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为了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有效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与统一大市场的矛盾,近年来,庄浪县积极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将其培育成为贫困户对接市场、参与市场的桥梁纽带。全县现有42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5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538个家庭农场。
仔细审视,这些新型经营组织,普遍存在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实力弱、服务层次低、规范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
靠村级力量,更不现实。庄浪县293个行政村中,集体积累在5万元以上的只有4个村,90%是“空壳村”。
庄浪县开始探索推行“国有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组建国有独资企业“庄浪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设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3个子公司,并在18个乡镇设立了分公司,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推动所有农户参与股权设置和协商合作,带动千家万户的小生产。
同时,在293个行政村每个村都围绕种植、养殖、林果主导产业建立3个专业合作社,现已组建了632个合作社。一系列的举措,构建了县、乡、村三级产业发展支撑平台,为“三变”改革搭建了载体,实现了产业发展由行政推动向公司化运作的初步转变,有力助推了产业转型升级。 (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