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日报
2017年11月10日
第11版:甘肃 社会视点

【记者关注】再现“红色记忆” 留住“美丽乡愁”

——王东良夫妇创办会州博物馆记

    活跃在博物馆的志愿者。本报记者朱宇鲲

    在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甘肃省体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甘肃省体育专科学校教授王东良夫妇用自己收藏的近千件历史文物藏品,亲手建起一座乡村博物馆——会州博物馆。村里的群众、省内收藏家、各地图书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得知这一消息后,纷纷慷慨解囊,无偿捐献了各类藏品、图书等。

    如今,当地不少老人们纷纷加入博物馆的志愿者和义务讲解员队伍,讲述着每件老物件背后的故事,再现当年的一段情感寄托。正是这些爱心人士的无私奉献,让这个乡村博物馆传承着绵延不绝的故事。如今,会州博物馆不仅成为村里群众的精神家园,还成为不少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们参观游览的好去处。

    本报记者朱宇鲲 刘秀芝

    丰富多彩的乡村文化园

    “爷爷,我把手上这几本书还了以后,再借两本三毛的小说好不好?”“可以,但你不能占用学习的时间看小说。”“嗯,就周末和课外的时间看看”……

    这是近日记者在会宁县郭城驿镇红堡子村会州博物馆的图书馆看到的一幕,62岁的义务管理员王丕升与上初中的孙子王健基之间的对话。

    家住红堡子村二社的王丕升在会州博物馆已经做了近十年的义务管理员,每逢周末是他最忙的时候,要给村里上学的孩子们办理还书、借书业务。

    “就近上学的孩子们只要凭学生证登记后,就可免费借阅图书馆的书籍。”王丕升一边整理书架一边说,图书馆的阅览区为青少年尤其是留守儿童提供了学习读书的场所,扩大了村里学生的阅读面。平日里,还为农民提供了读书学技术的场所,为村里人走上致富路提供了知识平台。

    谈话间,会州博物馆的创建人王东良夫妇从兰州赶了回来。

    今年58岁的王东良是红堡子村恢复高考后考出去的第一个大学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民俗文化的发掘研究和整理,有着浓厚的“故乡情结”和“文化情结”,2008年他回红堡子村,动员家人把自家的老宅推平,自筹资金,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建成了占地约1万平方米的会州博物馆。

    会州博物馆自2010年成立以来,免费为当地群众和外地游客开放,年参观人数达到5万多人次。馆藏藏品1万余件(套),是一个展示红色文化、古陶文化、戏曲文化、民俗文化、宗族文化、城堡文化的博物馆,又是一个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讲习堂、遗址、传承基地、农家乐、乡村大舞台及文化大院等于一体的文化教育旅游休闲博览园。2016年底,会州博物馆被列入全省首批文化遗产“历史再现”工程示范性博物馆之一。

    “每个周末和节假日我和爱人就从兰州赶到博物馆,料理事务。”王东良说,从他开始收藏民俗物件、红军用品、图书等展品以来,已有20多年了,“我还有两年就退休了,到时候可以天天‘泡’在博物馆,为当地群众带去更多的帮助。”提及将来,王东良信心满满,他说,自己打算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扩大文化园规模,把这个乡村文化园打造成老百姓的“精神家园”。

    博物馆存留的时代记忆

    在红色文化展览馆,65岁的义务讲解员马贵堂指着一个陈旧坛罐说,这是当年红军长征途经红堡子村时,他母亲给红军提过饭的坛罐。

    “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告诉我们兄弟几个,这个坛罐一定要保护好,很有纪念意义。”马贵堂说,一家人一直把这个坛罐当做宝贝珍藏,生怕磕碰,2010年村里的博物馆一建成,一家人商量后就把坛罐踊跃地捐献了,如今坛罐存放在博物馆的展橱,全家都很放心。

    “红色文化展览厅共有300余件红色文物,这些是红军用过的马刀,那些是军号和手雷……”王东良对这些展品如数家珍,很多展品都是博物馆建成后,村民们无偿捐献来的。

    会州博物馆的红堡子红色教育基地以红堡子红军长征纪念馆、党史史料展览馆、红堡子红军战斗旧址为主体,辅以古陶文化展览馆、戏曲文化展览馆、民俗文化展览馆、中华孝道文化讲习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等,被白银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中红堡子红军战斗旧址被省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王东良正筹划与省收藏协会红色文化收藏委员会合作,在当地收藏和展出更多的红色文物,把长征精神传承下去。

    乡村记忆物馆主要收藏着以民风民俗为主的器具用品。62岁的志愿者马贵忠走到一个纺线车跟前向记者介绍,这个纺线车是20年前从邻居家“要”来的,当时有些农户会把家里没用的织布机、纺线车劈柴烧火,和他一样的志愿者看到王东良在四处收藏这些即将消失的旧物品时,就帮着把“老物件”“抢救”了下来。

    “你看看这些照明用的汽灯、马鞍、木制手推车、录音机,现在已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消失了。”马贵忠周末之余将邻居家孙子辈的孩子们带到博物馆,讲解这些随着时代变迁渐渐淡出人们视线的生产生活用具,目的就是让下一代追记往事,留住乡愁。

    “在这里做志愿者,看到的都是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一些老物件,有种回家的感觉。”这也是马贵忠乐此不疲的原因之一。

    众多爱心人士无私奉献

    据王东良介绍,会州博物馆能建成、至今正常运转,离不开村里的五六名义务管理员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艰辛付出,他们无偿捐助了很多宝贵的物品。在采访中,他表达的最多的就是对志愿者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感激之情。

    省收藏协会红色文化收藏委员会秘书长杨爱兰初次来到会州博物馆时,看到一个村的群众对红色文化如此推崇和热爱,这种精神境界让她感叹不已。于是,她向博物馆陆续捐赠了建设所需的设备,如音响、功放机等,还有收藏的字画等艺术品。

    省委党校图书馆副馆长彭宝珍得知王东良夫妇为建乡村博物馆倾尽所有的消息后,协调学校图书馆,将不用的书架和书籍捐助给了他们。“捐助物品送到红堡子村的当天,王东良夫妇亲力亲为,从书架的安装到图书的挑选、整理、摆放,都是他俩当着我们的面完成的。”彭宝珍说,他们这种执着的精神和积极的生活态度让人钦佩。

    在王东良的校友蒋瑛的记忆中,老同学们得知王东良夫妇拿出自己的积蓄在家乡建红色博物馆时,纷纷通过微信朋友圈将这一事迹广泛宣传推广,久而久之,慕名前去捐助展品的人越来越多。

    省图书馆管理员陆勤平时只要有时间,总会开着车,带着从四处收集到的书本和衣物前往会州博物馆,有时还会召集一帮亲朋好友一起去参观,7年间,她已经去过数十次。“当初是通过朋友聊天得知王东良夫妇建博物馆的事迹,实地看过后发现他们不为名、不为利,通过自己的努力只为留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文化,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陆勤感动之余,还参与了一些史料的收集整理等工作。

2017-11-10 ——王东良夫妇创办会州博物馆记 1 1 甘肃日报 c22241.html 1 【记者关注】再现“红色记忆” 留住“美丽乡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