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报
2021年12月28日
第02版:三农·振兴

和政:小平菇撑起致富伞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通讯员 杨爱玲

在和政县三合镇周刘家村的平菇种植大棚里,52岁的平菇种植户杜徳英和丈夫李俊明正在大棚里采摘刚刚成熟的平菇,装箱码好后,准备送往和政县各大超市和菜铺进行销售。

杜徳英是和政县城关镇张家庄村的一名农村妇女,2009年在丈夫李俊明的支持下,两人开始搞起了平菇种植。从建大棚、购菌种,再到学习平菇种植技术,在种种艰难和考验面前,夫妻俩迎难而上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经营大棚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杜徳英告诉笔者,从拌料、装袋栽培、高温蒸菌袋、等待菌丝生成、出菇、再到采收,每一个环节,不仅需要专业的技能,还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细心和耐心。

为了让付出有所得,也为了能让小小平菇成为家庭增收致富的钱袋子,杜徳英、李俊明夫妻俩一步一个脚印,凭着脚踏实地的干劲和闯劲,通过整整12年的辛勤努力,从最初的一个小棚到如今的两个大棚,共培育菌棒三万多个,年创收达七万多元,实现了他们最初的梦想。

据了解,杜徳英和李俊明是和政县第一个,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家种植平菇的大棚户。他们没有受过专业的培训,文化程度也不高,但是他们就是想发展、想脱贫。靠着自己的摸索与努力,如今,在夫妻俩的苦心经营下,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房子修好了,一对儿女也都顺利就业,一家四口的日子越过越好。

说起今后的打算,在平菇种植上尝到甜头的杜徳英,有着更大的信心和憧憬。“以后我还想再种些赤松茸、羊肚菌,让我们的日子过得更好。”她说。

版权声明

《甘肃农民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农民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12-28 3 3 甘肃农民报 c290711.html 1 和政:小平菇撑起致富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