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报
2021年09月25日
第03版:庆丰收 感党恩

丰收,咱有了“金字招牌”

新甘肃·甘肃农民报记者 侯小宝

秋风微凉,空气清新。清晨的蜻蜓村,沐浴在温和的阳光下。霎时,一记洪亮的鼓声击破上空,而后此起彼伏。

村民们走出楼房,打开院落,邀上邻居,一起去看看村文化广场又有啥新活动。

“是咱农民自己的节日!”大家笑着聚在一起,期待演出的开始,回顾一年来的收获。

9月23日,凉州区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中国食用菌之乡”授牌仪式在这里举行。宽阔的广场,被布置的整整齐齐,干净的村道上,停满了参会的车辆。舞台四周,金黄的玉米、火红的辣椒,成为最靓的装饰品。两侧的展台,新鲜摘下的茄子、黄瓜、平菇、葡萄、香瓜,将篮子装得满满当当;书法爱好者提笔挥墨,写下对丰收的美好祝福;凉州区乡村振兴局的工作人员,正在发放种子知识问答、测土配方施肥方案等知识手册,引导大家掌握最新实用的农业技术。

欢快的舞蹈《在希望的田野上》,演绎出收获的忙碌;喜庆的唢呐独奏《丰收》,让人联想到金黄色的麦浪。当气氛逐渐进入高潮,象征丰收的粮仓被搬至舞台中央,嘉宾们在其中缓缓注入豆子、小麦等粮食。

到了重头时刻,中国蔬菜流通协会会长、全国农产品流通企业扶贫联合体主席戴中久致辞,为武威市颁授“中国食用菌之乡”誉名标牌。武威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王国斌接过标牌,场下欢呼声和掌声不绝于耳。武威市又多了一块“金子招牌”!

作为全省瓜果及肉类主要生产基地的武威市,近年来大力培育特色产业,猪、羊、鸡存栏量和肉类、设施蔬菜、食用菌、藜麦产量位居全省第一。着重打造的食用菌产业,不仅培育了众兴菌业、天禾生物、臣祥菌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开发出金针菇、香菇、羊肚菌等10余个优质品种,产业规模也由2017年的不足万吨,发展到今年的9万吨以上。

这块“金子招牌”的获得,将助力武威市在推进食用菌产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路上越走越稳,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帮群众撑起“致富伞”。

食用菌找到了“背书”,其他农产品也一样没闲着。第一次来参加农民丰收节的武威市万华金丰农业公司,带来了优质的葡萄,吸引不少人前来购买。

“‘阳光玫瑰’已经售完了,大家可以尝尝同样好吃的‘大唐甜紫’。”该公司销售人员唐永文告诉记者,“阳光玫瑰”品种批发价每斤25元,零售价每斤能达到32元以上,主要销往兰州和西安等地。

2015年起,该公司在古城镇河北村种下了252个棚的葡萄,占地3000多亩,采用小麦秸秆生态种植。目前,吸纳了25名固定工人和100余名临时工人,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今年,葡萄产量达到高峰,仅中秋假期3天,就销售了5万斤。

“还有我家的葡萄‘西凉仙紫’,销量也特别好。”凉州智信达农业开发公司销售人员汪玉梅说,他们的葡萄园位于松树镇,占地1000亩,今年同样迎来大丰收,产量达到6万吨。自有品牌“西凉仙紫”,更是销售到重庆上海等地。

村里自己的合作社自然不能缺席这一重要时刻。蜻蜓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元,不仅带了十几种应季蔬菜,还带来了它们的“有机证明”。“绿色无公害蔬菜是我们村的特色,尤其是陇椒,辣而不燥,今年的销量能达到30吨左右,早已经签好了订单。”马元说,农民丰收节提振了大家的信心,发展产业更有劲了。

传统手工艺品,同样带来了新鲜元素。非遗传承人郑霞,正轻快地转动剪刀,不一会儿,一幅幅丰收图景跃出纸面。“用最传统的方式,定格丰收节最美的画面。”郑霞说,现场气氛热烈,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丰收的美好期许。

在歌曲《双脚踏上幸福路》的旋律中,活动接近尾声,可奋斗的脚步还在前行。好事成双,武威市将借着此次农民丰收节和授牌“中国食用菌之乡”的有利契机,全力争取实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等一批重大项目,继续谱写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辉煌篇章。

版权声明

《甘肃农民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农民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9-25 3 3 甘肃农民报 c274619.html 1 丰收,咱有了“金字招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