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报
2019年06月18日
第01版:要闻

打开贫困枷锁的“金钥匙”

——通渭推进金银花产业发展略纪

本报特约记者 赵世军

盛夏时节,走进通渭县李家店乡金银花标准化栽植园区,漫山遍野的金银花枝繁叶茂、绿浪翻滚,一簇簇黄白相间的金银花散发着缕缕清香,村民们三五成群,提着采摘篮穿梭其中,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近年来,通渭县极力探求产业扶贫脱贫之路,大力推进金银花产业发展,已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金银花种植基地、“北花一号”金银花种苗繁育基地和优质金银花产品生产和销售基地,金银花成为打开通渭贫困枷锁的“金钥匙”和脱贫致富的“黄金”产业。

“前些年,我和老伴种些小麦、洋芋,大多土地都撂荒着,一年下来够吃就不错了,没有别的经济收入;2017年,在帮扶干部的动员下,栽了4亩金银花,去年我们老两口摘花卖了上万元呢。”李家店乡姚川村71岁老人姚云山说。

据了解,2013年,通渭县首次引进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金银花27万株,在义岗镇东南、襄南镇祁庄、陇川乡新堡等村试验试种220亩,亩均收益达到3000元以上。通过政府大力扶持,加上产业链的不断拓展,从2017年开始,短短三年时间里,金银花如雨后春笋,由试验田走向规模田,在通渭大地遍地开花,全县13个乡镇种植面积达到了7万亩。2018年,全县采摘鲜花48万公斤,产值达到480万元,有560户贫困户依靠金银花实现了稳定脱贫。

王礼余是李家店乡李家店村村民,由于夫妻俩都患有残疾,缺少劳动力成了堵在老两口脱贫路上的一座大山,家中的很多耕地也都撂荒了,平时就靠修鞋挣些零花钱。2018年春季,他以土地入股的方式,将自家17.19亩土地入股到金银花专业合作社,当年土地入股分红9000多元。

王礼余对记者说:“今年我又将6亩多土地入股到合作社,光土地入股分红我就能拿11750元,老伴在合作社打些零工,一年下来总收入也有3万多元,这一下让我们对于摘掉贫困帽子充满了希望。”王礼余老人的变化,只是该县“金银花+‘三变’改革”成果的一个缩影。(下转二版)

2019-06-18 ——通渭推进金银花产业发展略纪 3 3 甘肃农民报 c131797.html 1 打开贫困枷锁的“金钥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