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报
2019年06月06日
第08版:农资天地

助力“三夏”生产 智能农机装备将成新突破口

本报讯 目前,湖北、河南、安徽等地的小麦已进入集中收获期,对农机的需求旺盛,全国“三夏”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大会战也已全面启动。农业农村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将有1630万台农业机械投入小麦、油菜等作物抢收、秸秆处理、烘干作业,以及玉米、水稻、花生等作物抢种作业。

此外,今年国家继续稳定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现应补尽补。加上近些年农民对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的需求,综合性、智慧型,具备全程处理能力的农机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

据《2019-2024年中国农机行业产业化发展及市场投资规划指导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2014年,中国农机工业的年均增长率都在20%以上,总体市场规模增长了10倍,此后,农机制造拐点出现,2015年的增速降至10%以下,2016年仅5.8%。

业内分析师介绍,在农机制造增速下降的同时,智慧农机出现了较大的增长,植保无人机等高端农业应用近年来不断推广,随着智能化农业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关键部件自给率的提高,智能农业机械装备的研发普及将会带动国内农机行业不断转型升级。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市场对农机的需求很强烈,我国的农机制造有很大的潜力和空间。今年4月份,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转型升级的通知》,《通知》里提到,加快选育推广适宜玉米籽粒机收、油菜机收、棉花机采、甘蔗切段式收割的品种,大力推进育种机械化,积极发展种子选育、繁育、清选、加工等装备设施,积极发展“互联网+农机作业”,推进智能农机与智慧农业、云农场建设等融合发展,这些都给未来的农机制造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2019-06-06 3 3 甘肃农民报 c129998.html 1 助力“三夏”生产 智能农机装备将成新突破口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