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报
2019年02月28日
第01版:要闻

聚合“农民力量”增收

——徽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纪实

本报通讯员 戚晗

“发钱啦!发钱啦!”春节前,在徽县嘉陵镇稻坪村股民分红大会上,发出振奋人心的叫声,顿时整个会场人声鼎沸,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是丰收的果实,也是徽县依托合作社,全力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硕果。

全力打造“三变”改革平台

注册农民合作社1057个,贫困村合作社覆盖率达到100%,吸纳了4075户,86%的贫困户,建成国家级示范社4个,省级示范社21个,市级示范社37个,县级示范社110个,拥有注册商标30个,绿色产品认证4个……一串串数字见证了徽县农民合作社由少到多、从小到大,逐渐成长为农村经济组织中坚力量的发展成就。

近年来,徽县坚持把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加快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的重要平台,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发展纲要、奖补措施和规范意见,全力支持能人大户、龙头企业、村集体创办合作社。同时,通过创建合作社示范社典型,开展法规及技术培训,指导合作社修订完善章程,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和议事制度,全面清理整顿“空壳社”“挂牌社”“家庭社”,引导和促进全县农民合作社健康发展。

自然资源变身经济资产

徽县位于北秦岭南麓,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孕育出丰富的自然资源,如何通过合作社聚合“农民力量”,将死资源变成活资产,做大群众利益蛋糕,是一道难题。

“要想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就要从山水上做文章。”徽县嘉陵镇大滩村党支部书记陆亚东说。大滩村依托本村鸡公崖自然风景区“山”和嘉陵江“水”的自然优势,采取“合作社+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吸纳返乡青年、能人大户、贫困户参与,使资源优势变身资产优势,建成鸡公崖景区旅游环线和三滩漂流中心,吸引了远近游客前来消暑观光,带动群众创办农家乐,带旺农特产品销售,开拓了群众增收致富新路。

而这只是徽县利用合作社盘活集体土地、林地、水域等自然资源要素,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破解发展难题,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一个鲜活案例。

现如今,徽县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三变”改革硕果累累,全县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7.1万亩,实现产值18.8亿元,形成了以苗木繁育、畜牧养殖为主导,以核桃、瓜菜、烤烟、中药材等为特色,生态旅游、电子商务等为优势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下转二版)

2019-02-28 ——徽县推进农村“三变”改革纪实 3 3 甘肃农民报 c112895.html 1 聚合“农民力量”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