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报
2019年01月08日
第01版:要闻

赞农村变化 说幸福指数

——改革开放40年静宁农村发展变化综述

本报通讯员 王毅

“现在的农村,土坯房已成为历史,硬化路通到了家门口……村民们的衣食住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质量不断攀升。”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静宁县广大农村的变化不仅仅来自修路建房,几乎涉及农村生产生活的全部,在当下的静宁农村采访,每个村民都能说出自己的幸福指数。

从土坯房到乡间洋楼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刚农校毕业的现为静宁县果树研究所所长李建民作为技术员负责在雷沟村推广种植果树。走村串户的他,对雷托胜家的情况仍记忆犹新:“连个围墙都没有,一家四口人就挤在一个2间房大的不到8平方米的门房里,当时做饭的锅都是用烧水的铝壶改制的,更不要说厨房了……”

而如今,雷托胜的住房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七年前就盖起了二层小洋楼,更值得一提的是雷沟村建成二层小洋楼的家庭已占到全村总户数的75%,是名副其实的小康村,极目远眺,静谧而洁净的村庄宛如一幅油画。

走进静宁县广大农村,映入眼帘的是村庄美、田园美、环境美的宜居乡村,一座座装饰一新的砖瓦房、整齐划一的楼房里替代了土坯房。40年来,小房子的变迁,折射出农村生活的大变样,真实反映出群众幸福感的提升。

从肩挑背驮到抬脚上车

卢堡社,沟壑纵横、陡坡弯急,出趟门鞋和裤腿上挂满泥浆是常事,从村里到镇上,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运输东西就靠肩挑背驮。

“十三五”期间,该县共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71项427.4公里,总投资1.7337亿元,实现了所有乡镇和333个建制村通水泥(沥青)路,农村公路通乡到村、物流网络四通八达,当地盛产的苹果再不会无人问津,而是销往全国、供不应求。

(下转二版)

2019-01-08 ——改革开放40年静宁农村发展变化综述 3 3 甘肃农民报 c103489.html 1 赞农村变化 说幸福指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