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报
2018年08月28日
第03版:农家富

【疫病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如何防治

    一、症状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叶柄、茎和块茎。田间发病最早症状出现在下部叶片。叶片发病,病斑多在叶尖和叶缘处,初为水浸状褪绿斑,后扩大为圆形暗绿色斑,病斑边缘界限不明显。在空气湿度大时,病斑扩展迅速,可扩及叶的大半以及全叶,叶片病斑背面产生白色霉层,雨后清晨尤为明显。茎部受害,可形成褐色条斑。潮湿时,病部产生白霉,但较稀疏。受害部位组织坏死、软化甚至崩解,造成病斑以上叶片和茎叶死亡。块茎发病,初为褐色或紫褐色不规则的病斑,稍凹陷。病斑下的薯肉不同深度的褐色坏死,病健薯肉界限不明显。病部易受其他病菌二次侵染而腐烂。

    二、病害控制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很快,防治时必须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尽量做到“防病不见病”。

    1.选用抗病品种

    对晚疫病具有一定抗性的品种有:克新4号、克新10号、克新11号、克新13号、东农304号、春薯4号、坝薯10号、晋薯7号、陇薯3号、陇薯6号、鄂马铃薯1号、鄂马铃薯3号、青薯168、川芋56、渭薯1号、红皮等。

    2.严格执行种薯准入制度

    大批调入种薯前,应派专家进行产地检查或进行种薯检验,证实无病后方可调种,这对于新的马铃薯种植区尤为重要。

    3.种植无病种薯

    选用脱毒种薯:一般生产田最好选用一级或二级种薯。

    精选种薯:播种前把种薯先放在室内堆放5~6天,进行晾种,不断剔除病薯。选择具有本品种特征,表皮光滑、柔嫩、皮色鲜艳、无病虫、无冻伤的块茎作种薯。凡薯皮龟裂、畸形、尖头、皮色暗淡、芽眼凸出、有病斑、受冻、老化等块茎,均应坚决淘汰。如出窖时块茎已萌芽,则应选择具粗壮芽的块茎,淘汰幼芽纤细或丛生纤细幼芽的块茎。

    切刀消毒:常用75%酒精、3%来苏尔水、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切刀5~10分钟进行消毒。要准备多把切刀,切到病薯要换用消毒刀。

    药剂拌种:药剂拌种防治的主要对象有三个,即晚疫病菌、细菌、半知菌类的真菌,因此在选择药剂时要分别选择防治晚疫病菌、细菌和半知菌类真菌的药剂。防晚疫病菌的药剂有:克露、甲霜灵锰锌、杀毒矾、阿米西达等。拌种方法可分为干拌和湿拌,干拌一般是先将一定量的药剂与适量滑石粉混匀,再与种薯混匀后即可播种;湿拌一般将所选药剂配成一定浓度的药液,均匀喷洒在切好的种薯上,拌匀并晾干后播种。

    4.高垄大垄栽培

    高垄栽培既有利于块茎生长与增产,又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降低小气候湿度,进而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抑制病害发生。一般垄宽60~90厘米,培土高度25~30厘米。

    5.药剂防治

    做好病情测报工作,及时发现中心病株。一般选择低洼潮湿、生长旺盛、成熟较早的感病品种田,从植株开始现蕾时起进行调查。封锁和消灭中心病株是大田防治的关键,发现中心病株要立即拔除,病穴用石灰消毒,同时整个田块要立即喷药,尤其是在中心病株的附近。施药时间一般掌握在植株封垄之前一周左右喷第一次药,共喷3~5次,前期选用保护性药剂,发现中心病株后选用內吸治疗性药剂。防治晚疫病有效药剂有:保护性药剂有大生M-45、进富、安泰生、达科宁、阿米西达及瑞凡,内吸性药剂有金雷、克露、霜脲锰锌、霉多克、银法利等。为防止抗药性的产生,建议几种药剂轮换使用。

2018-08-28 3 3 甘肃农民报 c82846.html 1 【疫病防治】马铃薯晚疫病如何防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