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报
2018年05月22日
第02版:乡村振兴•产业

村庄变景观 农民变股民

——山丹县李桥乡“三变”改革发展纪实

    看惯了城市的钢筋水泥,来到山丹县李桥乡高庙村体验一下农耕文明,吃一吃农家罐罐席,住一住农家旅社,已成为大多数山丹人乃至周边县区市民的不二选择。

    李桥乡高庙村地处山丹县五大特色景区的“掌心”位置,是途经军马场和焉支山的必经之地,交通便利,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发展优势。2015年3月,李桥乡成立了张掖市第一家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山丹县高庙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由支部带头,实现了村集体经济从无到有、破壳孵化的突破。

    那么,如何让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辐射带动更多群众,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红利?“三变”改革让李桥乡党委、政府看到了希望。

    自2016年“三变”发展模式启动以来,高庙以社为单位将废弃的集体滩涂地、集体林地入股合作社,将这些集体资源转换为企业、合作社的股权参与分红,推动农村资源股份化、土地股权化,实现要素流通。截至2017年,村社入股集体四荒地65亩、林地70亩、池塘洼地11000多平方米,以此作为集体持有的股权共实现村集体收入12000元。

    由于增收渠道单一,高庙村60%的村民选择外出打工,大多数房屋大半年都是空着的,这难道不是一种资源浪费?李桥乡党委、政府将目光投向更多的农村闲置资源。

    2016年,李桥乡依托高庙乡村旅游服务区,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开始着力于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的积极探索。至目前,合作社不止吸收农户土地入股,还吸引农户、集体和企业各方积极入股合作社参与分红,形成了农户以闲置土地、房屋、资金、劳动力入四股,集体以集体林地、土地、财政投资入三股,企业和个体户入一股的八股入社良好局面,实现了土地入股地生钱,劳力入社力生钱,住宅入股房生钱,资金入股钱生钱,能人带动民挣钱的华丽转身。至目前,合作社共入股土地450亩,资金365万元,入股房屋20户,企业和个体户5家。

    “没想到我家的房子也能当旅馆,还能入股挣钱。”高庙村民刘玉莲高兴地说,他们参与入股的房屋年底可以分红1000元。

    在发展休闲农业中,李桥乡始终坚持农耕文化为魂、美丽乡村为韵、创新创意为径、生态农业为基、特色民宿为质,深度挖掘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源内涵。2017年,李桥乡着力打造“高庙记忆”民俗文化产业园,通过农事体验、民俗农耕文化展览、农家小院展示等,再现了农业农耕文化和传统习俗等,游客可在产业园体验驴拉磨、打场、春耕秋收等农事活动。2017年以来,高庙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精心推出了“乡村记忆—农耕馆”“乡村客栈—农家炕”“乡村味道—罐罐席”“乡村工厂—小作坊”“乡村乐园—休闲园”的“五个乡村”旅游名片,成为县域内服务内容丰富、管理先进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截至2017年年底,合作社接待人数已经超过15万人次,年内带动区域2500人次就业,带动区域内种植业、畜牧业和新型养殖业70户,参与农户分红人均增收2600元。

    “下一步,我们将在农户入股的基础上,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入股参与到旅游产业发展中来,努力把村庄变景区、农房变旅馆、村民变导游,进一步拓宽增收致富渠道。”对未来,高庙村党总支书记宋集英满怀信心。

    在高庙村的辐射带动下,李桥乡计划以各村核心资源为依托,结合“三变”改革壮大集体经济,探索出“‘三变’+特色产业”“‘三变’+乡村旅游”等多种改革模式,盘活各类资源,吸收社会力量,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让群众尽享改革红利。(张燕)

2018-05-22 ——山丹县李桥乡“三变”改革发展纪实 3 3 甘肃农民报 c65414.html 1 村庄变景观 农民变股民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