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民报
2018年02月13日
第01版:要闻

【新春走基层】毛寺村的“逆袭”

    本报记者 金鑫

    在距离西峰区40公里处的蒲河岸边,有一个叫毛寺村的地方,青砖白瓦的村落、凉亭回廊雕塑等小景观、农民文化广场、幸福老人互助院……一切的一切都彰显着她独有的特色与风韵。

    西峰区,以前是省级“插花型”贫困县区。“插花”,不仅意味着贫困,还意味着贫困户居住分散,当地贫困农民大多居住在塬边咀梢,自然条件差。

    作为西峰区最偏远、贫困的村落——毛寺村,就属于这些“插花型”中的一角。缺水、短电、交通不便,是村民们致富的最大瓶颈。

    2013年,在毛寺村8个村民小组、359户、1515人中,建档立卡的精准贫困户就有67户235人,贫困发生率为15.5%。到2015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7300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100元以上,67户贫困户全部实现稳定脱贫。2016年,全村直奔小康。

    从一个贫困村成功“逆袭”,还被评为“庆阳最美村庄”,这几年发生在西峰区显胜乡毛寺村里的故事,记者借“新春走基层”之机,为您一一讲述。

    毛颖敏领“军令状”

    2015年7月28日,西峰区召开了300多人整区脱贫誓师大会,在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次以军令状的方式,拉开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大会战。

    在那次整区脱贫誓师大会上,毛寺村村支书毛颖敏带回来一纸“军令状”。

    在这张“军令状”上,道路、饮水、住房、产业等关乎农民“衣食住用行”的16项内容都成了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实施22户危房改造、修建集中式管道饮水工程、完成黑老锅景区步道、养羊养牛、修建钢架大棚……一看到这么多工作,而且都要在当年底完成,真是发愁!”毛颖敏回忆说,因为时间很紧、任务很重。

    但令毛颖敏没想到的是,与“军令状”一起配套的,还有为15个贫困村各确定的一名包抓县级领导,整合帮扶单位、乡镇书记(镇长)、非公企业等8支攻坚力量的驻村工作队、85名大学生村官、100名农业技术人员、210名帮扶干部……(下转三版)

2018-02-13 3 3 甘肃农民报 c46737.html 1 【新春走基层】毛寺村的“逆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