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22年06月20日
第03版:市县

筑巢引凤 才聚崆峒

——崆峒区人才工作综述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段睿珺 通讯员 梁璐

近年来,崆峒区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积极构建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一体化政策激励体系,推动人才工作持续进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坚持党管人才 构建培育体系

一座城市依靠什么吸引人才?只有从根本上营造一个适合人才发展的好制度,人才才会慕名而来。崆峒区委、区政府打破常规,广泛招纳英才,着力弥补“人才短板”,构筑“人才高地”。

该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人才培养引进工作的实施意见》《崆峒区急需紧缺人才引进管理办法》《崆峒区关于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的配偶就业促进办法》等制度,为引进人才提供政策支撑。近三年,精准引进教育、卫生、农业、畜牧、林草等行业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308名,非公企业引进各类管理技术类人才600名,发展兼职社工人才1650名,初步形成了专业结构合理、管理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

培育人才就是造就未来。该区实施大规模赴外考察培训,先后组织2000多名干部赴北京、天津、重庆等地培训考察,选派28名企业人才在浙江大学开展专题培训;加大技能培训,采取点名调训、集中轮训、现场教学等方式,培训林果种植和畜牧养殖等各类技术人员3000余人,培养“田秀才”“土专家”等农业致富带头人1500多人。

赴外参加东西部协作党政领导干部培训、乡村振兴干部能力提升培训,是崆峒区党员干部最喜欢的培训方式。“参加这样的培训,能够启迪思维、开阔眼界,提升能力本领。”一名乡镇党委书记说。

搭建育人平台 聚合高端人才

几乎每天晚上,灯火通明的平凉二中校园内,青年教师朱丽都会来到所带班级指导同学们晚自习。

这位90后姑娘毕业于西北师大英语专业,是崆峒区2018年从兰州引进的紧缺人才。提起当初的选择,朱丽幽默地说:“没有什么比‘希望’更加珍贵,在这里,我时刻都能感受到它。”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全区正高级职称总量达到44名,副高级职称总量达到998名,培养选拔市级领军人才7名;积极推进实施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晋升职称‘双通道’,近三年累计晋升615名……”这是崆峒区人社局激发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活力落到实处的一个侧面。

打造人才高地,需要多点发力。近年来,该区持续深化人才交流,选派4名优秀中小学校长、303名优秀教师到天津市河西区挂职锻炼,281名医护人员到天津市开展进修学习,3名高层次人才参加高级专家国情研修班,从农口部门选派162名科技特派员进村帮扶……同时,该区大力推行“四个一线”干部选拔锻炼机制,在教育、卫健、农业领域选派176名专技人才到农村学校、乡镇卫生院和农村一线。

爱才敬才用才 优化营智环境

崆峒笑谈传承演艺中心干部蒲虎勤是崆峒区人才事业发展的例证之一。

2018年,崆峒区委、区政府投入资金100万元支持《崆峒山下》剧目创作和设备购置。在蒲虎勤的演绎下,该剧目脱颖而出——被国家文旅部评选为“全国现实题材优秀舞台精品展演剧目”,也成为该区乃至平凉市唯一走出甘肃、走向全国的舞台剧目;蒲虎勤本人打响名号——收获了国家一级演员、平凉市领军人才等诸多荣誉;他创办的公益性戏曲培训班加速体系化发展进程——在崆峒区青少年戏曲培训基地“一团一班一馆”的运营模式下,累计培训戏曲从业人员500余人。

“放手让广大知识分子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正是崆峒区人才工作的生动实践。

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住房保障、工作补助、配偶工作调配等各项政策待遇,区财政每年列支200万元专项经费保障人才工作,协调解决高层次人才周转房16套,发放引进人才生活和住房补贴13.07万元。

全面推行县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制度,每年对各类人才开展慰问活动,申领“陇原人才服务卡”22名,及时协调解决专家人才实际困难30件。

眼下,崆峒人才正汇聚蓬勃发展的智慧和力量奋勇拼搏,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美丽崆峒不断注入强大动力。

版权声明

《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2-06-20 ——崆峒区人才工作综述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319052.html 1 筑巢引凤 才聚崆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