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林川新村欢迎您!”早春时节,循着牌子上的指示箭头,记者走进安定区内官营镇林川新村,村道两边墙面的蓝底红字格外醒目:“如今政策就是好,我要努力往前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五个振兴,全喷绘在墙面上。道路两边的小二楼排列整齐,广场上活动器材应有尽有,孩子们荡秋千,老人们在健身。
“我们时刻提醒村民,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基。”林川新村党支部副书记赵军快人快语,村上依托中部产业园,融合马铃薯良种繁育、蔬菜种植,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带动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已探索出园区化、工业化、信息化产业发展模式,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1900元。
若不是看到“乡村建设示范村规划效果图”,真不敢相信产业给林川新村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美丽乡村改造前,村庄道路是烂泥路,房前屋后脏乱差。”赵军说,改善村庄风貌时,按照改造基础设施撬动农户自主改造庭院风貌的方式,拆除残垣断壁,改造了村庄风貌。眼下,村庄柴草杂物、粪土堆放有序整齐。
走进83岁老党员马如蛟家,院内十分宽敞,上下二楼屋内屋外收拾得干净整齐。马如蛟对现在的生活十分满意,“过去在山上养牛、种地,靠天吃饭,一年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做饭不用担水烧柴,厨房安上了水龙头,打开煤气灶直接烧水做饭,十分方便。”
林川新村下辖13个自然村,412户1763人。像马如蛟这样从外村搬迁过来的农户有147户685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40户659人。
“这里的搬迁农户,是从内官营镇14个最穷的村庄搬来的。”赵军说,为了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村上想方设法做大产业,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林川新村坚持“政府投资、集体所有、主体经营、农户参与、共同发展”的原则,打造“产业园、就业园、托管园”,总投资2743万元建设的“内官中部产业园”初具规模。
产业园一期完成投资1494万元,建成连栋温室9000平方米、日光温室11座、网棚54座。2021年生产微型薯1430万粒,产值715万元。二期计划投资1248万元,新建日光温室25座,配套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设备及仓储设施,力争使马铃薯原原种年生产能力达到3650万粒,产值达到1500万元,为50多户已脱贫户提供就业岗位100多个。
“全村90%的农户种菜,户均14亩,也有二三十亩的大户。种菜收入最不好的农户,一年有五六万元。”赵军说,我家种菜20亩,去年毛收入17万元。村民在产业园务工,一户一年最少能挣五六万元。
赵军介绍,仅产业园一项,年给村集体创收40多万元。现在村上搞活动,不愁没有钱了。
有了钱的村民也有了更多更高的追求。林川新村坚持内外并举,强“里”靓“外”,推进风貌改造。去年,文化长廊、围墙、花园围栏、宣传彩绘、照明路灯,一样不少全部改造安装到位。
“群众富起来了,村庄靓起来了。”这是林川新村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最好的评价。
村貌变样后,林川新村接着又开始乡村环境整治,打造既具“颜值”又有“内涵”的宜居美丽乡村。首先是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改厕。户户建水冲式厕所,并建公共卫生厕所。同时,村上定人、定岗、定段、定任务整治环境脏乱差。
村庄变美,生活垃圾怎么处理?内官营镇建立“社有垃圾箱、村有收集点、镇有中转站”的三级运行保障机制,集中清理垃圾,人居环境得到根治。
赵军介绍,春夏房前屋后,花开满园,尤其村道上栽植的冰岛虞美人格外鲜艳;秋冬月季盛开,美不胜收。一年四季村庄庭院绿化美化,美景尽收眼底,已形成村庄林果化、道路林荫化、院落景观化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