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21年12月25日
第03版:文苑

三顿饭

□ 李森林

拉煤工作,使得我每年都有机会走百家村、见百家人、吃百家饭。最近吃的三顿饭,让我难以忘怀。

来自杨哨沟的饭,一吃两顿。进入冬季,用煤电话此起彼伏,用煤客户,排队等候。杨哨沟的女中音的电话打了一个礼拜,给她排不上煤,到第六天的中午,再次来电话:“李师傅,降温了,我们屋里烧木柴,明天能不能拉来?”

我在第二天的凌晨4点起床,天不亮到矿井,上午11时把煤送到她说的杨哨一社的篮球场前。这个篮球场,建在两山对峙的砂河边上,设施齐全,风景如画,球场四周,杨槐老树,炊烟乍起,牧童晚归。此情此景,使我眼前不由自主地冒出两句诗:“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走近,女中音和丈夫站在村口的篮球架前,相逢一笑,领我卸煤。她知道我来,特意为我炖好了洋芋红薯和热的油饼子,沏阳坝毛尖茶,放到炉盘在等我。让我感动的是,这么忙的人,不忘为我准备午饭。全是刚刚出土的顶级食材,鲜活有味。两天之后,她知道我给她的邻居拉煤,特意为我做了一顿靖远的黄米糁饭酸烂肉,这顿饭,让我吃出了米的平淡和肉的醇香。

入秋后,我在水泉镇的一个叫作枣园的村子,吃到热的红薯和烫的洋芋。会宁籍的嫂子和大哥,住在枣园高铁站前的古槐树底下,树上有一鸟窝,在“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的一尘不染中,显得格外的“闲”。

嫂子是会宁人,老哥是定西人。喝着罐罐茶,吃着嫂子刚刚出锅的酥油饼子,我饶有兴趣地问道:“您和我老哥,一个是会宁人,一个是定西人,是怎么认识的?最后又是怎么到一起的?”

会宁嫂子朗声大笑:“我们是邻居,小学开始恋爱,过家家,捉迷藏,青梅竹马。”大哥不苟言笑,说了一声“喝茶,再放点糖。”

地域不同,饮食各异,口味不变,乡音不改。天宇闲云,淡淡然然,悠悠然然。

版权声明

《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12-25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290188.html 1 三顿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