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21年10月14日
第03版:市县

文县 “搭桥铺路”种好“铁杆庄稼”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通讯员 刘玉玺

“家里地少,庄稼都收了,政府给我们找了挣钱的路子,得赶紧出去打工多增加些经济收入,总比在家里闲着好。”近日,笔者在文县人社局门口看到,80多名城乡务工人员经过信息核实登记、体温测量、配发口罩、领取饮用水和食物后,统一乘坐“点对点”输送客运大巴前往四川民福记食品有限公司开启“淘金”之旅。

近年来,文县狠抓劳务输转这块群众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通过积极主动对接、紧盯重点群体、扎实宣传动员、分类精准施策、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技能培训、强化组织输送等措施,全力为劳务输出“搭桥铺路”, 劳务输转组织率、培训率和稳定率切实提高,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激活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

“政府帮助我们找到外出打工挣钱的门路,就该出去用自己的双手挣些钱回来过年。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吃喝拉撒都是开销,呆在家里不但啥收入没有还要花费,有挣钱的机会就应该跑快点儿,日子才会越过越好。”堡子坝乡福场村乱石叫社村民李成香说。

今年以来,文县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统筹打好“走出去”务工和“家门口”增收“组合拳”,保障劳务输转“散枝芽”。特别是县委十五届十六次全会召开以后,县人社局劳务移民局和各乡镇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稳就业保就业为主线,把稳定扩大就业作为重点,结合县情实际制定出台了劳务输转奖补政策和相关惠农政策,采取“点对点”“一站式”输转方式,让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高校毕业生、弱劳动力等人群实现就业,多渠道促农增收致富,为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1年以来,全县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3场次,提供岗位39150个,其中东西劳务协作专场招聘会10次,提供岗位1980多个;通过“文县发布”和“文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公众平台,发布招聘信息38期,提供岗位41000个。目前,全县认定有劳务经纪人808人,持续推动劳务输出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由临时短期型向长期稳定型转变,有效助推全县劳务经济工作快速健康全面发展。

今年截至目前,全县劳务输转城乡劳动力60925人,占任务6万人的101.54%,其中,建档立卡劳动力23613人,有组织输转46303人,劳务收入达10.2亿元,县、乡、村劳务输转实现了全覆盖。

版权声明

《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10-14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276946.html 1 文县 “搭桥铺路”种好“铁杆庄稼”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