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21年10月13日
第02版:综合新闻

东华镇:奏响乡村振兴曲 唱好村美民富歌

东华镇九曲芙蓉苑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

记者 祁玉洁 通讯员 郝惠娟

金秋时节,走进华亭市东华镇的村村落落,一条条道路干净整洁,一处处河道水清岸绿,醉美的秋日,一幅美丽宜居、和谐共生的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这是从脱贫攻坚迈向乡村振兴的首个丰收季,千里沃野,呈现出一幅壮阔、醉人的乡村丰收画卷。

华亭市东华镇以“建设幸福美好新东华”为目标,聚焦项目带动、产业培育、乡村建设、民生保障、和谐稳定、环境改善六大工程,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谱写“产业曲” 产业兴旺经济美

在东华镇日光温室里,红辣椒、黄瓜、西红柿挂满枝头,到处洋溢着丰收的喜庆,游客享受着采摘的乐趣。

“有了产业,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生活富裕了。”东华镇黎明村党支部书记于泳满面笑容地说:“现在赶上了好时代,从种到收全程有技术指导,产量收入都有保障。”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活,则全盘活。近年来,东华镇持续加大投入,配套完善设施。投资约3000万元,建成5联栋拱棚23座、日光温室47座、塑料大棚74座,配套完善了园区灌溉系统、砂化道路。通过配套完善硬件设施,吸引了周边群众积极入驻基地发展蔬菜产业。引进新优品种,推广实用技术。在种植部分传统品种的基础上,成功种植了水果黄瓜、航天辣椒和“美粉”“世红”系列新品西红柿。同时,推广滴管、喷灌、高垄栽培、基质穴盘育苗等科学实用技术,进一步提高了基地蔬菜产业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于泳介绍,东华镇还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升产业效益。目前,园区内入驻农民专业合作社6个,组建成立了产业协会,并与全县20多家蔬菜直营店和超市对接,食用菌销售突破地域限制,远销宝鸡、庆阳、天水等地,实现种、产、销一条龙服务,解决了蔬菜销售难的问题,种植户的种植质量和收入大幅提升,各合作社年销售额明显增长。

唱响“文明曲” 乡风文明和谐美

乡风文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和力量源泉。东华镇把宣介党的政策、开展文化教育当成长期任务,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让党的政策入脑入心,推动群众思想观念转变。该镇采取“五学五讲”模式,进一步激发了党员干部的学习热情,多形式、全方位开展学习教育,确保了党史学习教育持续深入开展。通过生态标语、横幅、广播、展板等,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增强农民群众参与建设生态家园的主动性。

同时,该镇还大力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了木偶戏表演等群众文化活动,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乡村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丰富了广大群众精神文化娱乐生活。建设了景观雕塑、观景平台、彩绘文化墙,犹如一颗颗珍珠点缀在东华镇角角落落里,勾勒出一幅乡风文明、和谐的美丽画卷。

奏好“生态曲” 青山绿水生态美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是乡村最好的底色,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东华镇大力开展“种一棵树,种一枝花,乡村会更美好”,“绿色象征生命,珍惜生命,环保第一”等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村内干净整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群众获得了幸福感。

位于东华镇黎明川的九曲芙蓉苑,是解决群众采空塌陷搬迁实施的民生工程。一幢幢白墙黛瓦、汉唐风格的二层四合院,一层农家院的九曲芙蓉苑错落有致,各家门前的小花园各色花草生机勃勃、绿意盎然。九曲游乐园位于最南边,集娱乐休闲于一体,村民在小公园里休闲娱乐,跳跳广场舞,日子过得悠然。无论平日或周末,时常可见游客驻足拍照,留得住乡愁,也留住了“诗与远方”。

从山水美到村居美,从环境美到生活美,东华镇正演绎着产业兴旺经济美、乡风文明和谐美、乡愁记忆人文美、绿水青山生态美的乡村振兴协奏曲,走向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征程。

版权声明

《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10-13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276734.html 1 东华镇:奏响乡村振兴曲 唱好村美民富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