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21年07月08日
第08版:乡村振兴

会宁:深耕红色沃土 谱写文旅新篇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李琴琴

通讯员 魏永刚

走进祖厉河畔,路宽灯亮、窗明几净,一栋栋汉唐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一道道宽阔的马路四通八达,在水桥边、西岩山下,放眼望去,处处绿水青山、风景如画。近年来,会宁县立足红色资源禀赋,以建设旅游文化城市为统领,以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为抓手,发力全域创建,创新农文旅融合,乡村旅游发展全面开花,旅游产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会宁县充分挖掘地域资源、整合文化根脉,以农耕文化和乡村记忆为主线,与时代特色有机融合,积极打造“红色圣地游、生态休闲游、历史文化游”三大会宁品牌,并不断打造新亮点、延长产业链,着力丰富乡村旅游深层内涵。截至目前,全县文化产业增加值由2015年的1.2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2.4亿元,文旅融合实现新突破,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姑娘上楼房,手拿钥匙箱,打开了龙凤箱,画纸么揭几张,打开了龙凤箱,画纸么揭几张……”一首山歌,唱响乡村的非遗文创新浪潮,一手一剪,剪出指尖上的传统文化。

“我家的剪纸到现在是第六代了。看着大家的生活越来越好,精气神也提上去了,我要把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在谷仓·田家坪村剪纸非遗文化展馆,非遗剪纸文化第四代传承人田俊堂说出了自己的心愿。

借助文化旅游的灵魂和载体,会宁县着眼于把厚重的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用强烈的文化意识推进全域旅游和多产融合发展,不断丰富文化旅游新业态,着力构建文化与旅游全方位、深层次融合发展格局。

据悉,会宁县在着力挖掘深度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同时,突出地域文化特色,不断注重文化传承,将其与本土文化紧密融合、与当地资源紧密结合、与游客兴趣紧密贴合,着力打造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田园风光为韵、以村落民宅为形、以生态农业为本的乡村旅游,激发乡村旅游的无限生命力。

将美丽乡村与精品景区建设有机结合,是会宁县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秘诀”。该县依托浓厚的红色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民风,打造了“战地黄花·大墩梁”“驿路牡丹·五十里铺”“杏花村·厍弆”等乡村旅游示范点。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气指数、经济优势。

版权声明

《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PDF、图表、标志、标识、商标、版面设计、专栏目录与名称、内容分类标准以及为读者提供的任何信息)仅供每日甘肃网读者阅读、学习研究使用,未经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将《甘肃经济日报》(数字报)所登载、发布的原创内容用于商业性目的,包括但不限于转载、复制、发行、制作光盘、数据库、触摸展示等行为方式,或将之在非本站所属的服务器上作镜像。否则,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将采取包括但不限于网上公示、向有关部门举报、诉讼等一切合法手段,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2021-07-08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258741.html 1 会宁:深耕红色沃土 谱写文旅新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