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21年04月15日
第07版:财经

转文

(接1版)

机器“换”人背后的经济账

“以前我们当地农民种植党参全部采用人工,10个人一组,每天仅能种2至3亩地,既要开沟、又要铺苗、铺膜,还要覆土,农民从早到晚累得人腰都直不起来了,现在有了党参铺膜覆土露头栽培联合作业机一次就完成了几道工序。”张占军说,现在一台机械每天能种十亩,种植速度是质的飞跃。

据了解,党参铺膜覆土露头栽培联合作业机的成功问世,将为党参等根茎类中药材实现机械化移栽和标准化栽培提供重要的机具保障,是我省党参生产全程机械化的一大创新,露头栽培是党参种植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项技术,较常规开沟栽培亩增产在20%以上。

省农机推广总站站长张恩贵指着正在作业的机械向前来观摩会议的代表介绍说,这台机器与50马力轮式拖拉机配套,一次性完成机械开沟、人工等株距摆苗、机械铺膜、机械覆土等多道工序,机具作业幅宽1.6米,选用30厘米黑色地膜,每副作业可完成3行党参种植,亩种植密度可达到3万株以上,而且株距、行距均匀,完全满足党参露头栽培的农艺要求。

据了解,陇西县坚持把机械化作为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基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生产,在福星镇核心示范片带组建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配备耕种、施肥、植保、收获农机具20台套,为100户种植大户配备小型耕种收农机具100台套。

陇西县县长陈彦吉介绍说,针对大宗药材党参机械化栽种特点,我们与省农机推广总站、定西三牛农机制造公司合作探索创新研制了党参铺膜覆土露头栽培机械移栽机,购置2台用于基地建设,基地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每亩降低种植成本约1000元,增加了药农收益空间。

农机化服务紧随其后

近年来,随着农机化的发展,也催生出一批社会化经营服务主体。在福星镇元头坪村魏强家门口的墙上,挂着印有“你在外务工争钱,我在家替你种田”的宣传条幅。这是陇西县骏航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魏强在自家院子里办起了合作社,走进院内堂屋的墙上,挂着合作社理事会名单和章程,院落里停放着几台大型农机具。

魏强向前来观摩的会议代表介绍说,我们合作社目前有各类机械22台(套)。主要从事农机机械化种植、机械化深松、收获、施肥、深耕、旋耕,马铃薯全程机械化生产,中药材机械化挖掘,玉米机械化收获等服务。合作社采用“合作社+基地+农户+贫困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指导农户进行农作物标准化种植,科学化管理。

截至去年底,该合作社已为周边农户开展机械深松2000亩、机械种植1000亩、机械收获1000亩以上,为农户节约生产成本150万元,提升生产效率40%到60%。今年,合作社扩大服务范围,流转土地500亩开展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种植,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机械化作业程度,广大农民减少了人工成本、增加了收入。

据了解,我省先后利用政策倾斜及项目扶持,支持中药材绿色标准化示范基地41个农机专业合作社,上接龙头企业、下联农户提供中药材机械化作业服务,引导开展合作社跨区域、跨县作业服务,实现农机合作社与药材种植户的双赢,有效破解“广大农户没机用”“有机户没钱赚”的难题,农机社会化服务链条和服务区域进一步拓展。据了解,近5年来,甘肃投入省级财政资金1.5亿元,扶持农机合作社2037个,乡镇农机合作社覆盖率达到74.5%。尤其是去年全省农机合作社达到2600个,作业服务面积达到3000多万亩,服务农户数达到160万户。

刘文武介绍说,目前,我省农机合作社农机服务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了服务模式多元化,涌现了酒泉“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定西“托管半托管”等农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充分发挥了农机合作社在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中发挥主力军作用。

今年,我省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2%以上,努力为实现特色优势产业三年倍增计划和乡村振兴提供更多、更有力的机具支撑。

2021-04-15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245781.html 1 转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