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张丽丽
近年来,为了保障残疾人能够和正常人一样在小康路上齐头并进,陇南市残联以满足残疾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旋律,通过政策引领、电商创新、就业培训、教育扶助、康复服务等措施“五路”并进,极大地改善和满足了残疾人的生活现状和发展愿望。目前,陇南市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口由2014年底的2.45万人减少到2019年12月的1980人;电商产业带动1.6万名残疾人就业创收,就业扶贫基地“三变”改革辐射3200余名残疾人稳定增收,实用技能累计培训4.3万名残疾人,有2.2万名残疾人获得了康复性训练和治疗,大大提升了残疾人的价值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就业培训为残疾人铺设增收路
王亮是位盲人按摩技师,2014年在武都区开了一家按摩店。刚开始自己一个人单干,现在店里面招收了3个与他一样的按摩盲人技师。去年他将按摩店进行了装修,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
“能走到今天,离不开残联的支持。去年残联给了我5万元的扶持资金,我才能将按摩店进行升级改造,而且我和店里其他按摩技师的保健按摩证也是在残联的培训帮助下考取的。下一步我将不断扩大店面,吸收更多的盲人技师就业。”王亮说。
为了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陇南市残联出台了《陇南市残疾人贷款贴息管理办法》,残疾人从事种植业、养殖业、服务业的,可享受贷款贴息扶持。其个人贷款按5%的年利率、10万元贷款额度内给予贴息;其他残疾人扶贫就业基地和合作组织及能人大户贷款按5%的年利率、50—100万元贷款额度内给予贴息。对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残疾人,按规定给予税费减免和社会保险补贴。2018年,陇南市残联从市级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中拿出175万元,对全市20个基地给予了创建补助,其中50%资金用于配股,通过基地的辐射作用,带动了残疾人就业。
康复服务将残疾人带上健康路
武都区的小飞是一个脑瘫患儿,已经在陇南市康复医疗中心接受了两个月的康复训练。小飞的爷爷说:“以前陇南没有康复中心,给孩子做康复治疗只能带着孩子到西安、兰州去,每年的花费就要10万元左右。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给孩子做康复训练,每年国家还补贴12000元的康复补贴费用,极大地减轻了我们的负担。”
据专项调查数据显示,2016年,陇南市有近60%的残疾人有康复服务需求,但是得到康复服务的残疾人不足20%,而且对不同类型残疾人康复服务手段单一,康复服务覆盖率低。而截至2018年9月,陇南市有29611人得到了基本康复服务,服务率为76.69%;13975人得到了辅助器具适配服务,服务率为80.96%;8031人得到了建档立卡服务,服务率为76.45%;1843人得到了因病返贫康复服务,服务率为77.5%。
政策为保障残疾人民生谋思路
陇南市西和县洛峪镇上铜村的李飞腿部有残疾,生活上有很多不便,残联对他家的生活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尤其是给厕所安装了蹲便器,极大地方便了他的生活。
2018年,陇南市残联将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作为落实残疾人特惠政策和助残扶贫的有效举措,完成了1640户的改造任务,共有625户残疾人建档立卡残疾人户(贫困户)受益。同时,还为4390余户残疾人家庭实施了危房改造,城乡残疾人医疗保险(新农合)参保率达到98%,为重度残疾人代缴养老保险和参合金达到100%,残疾人大病住院不设起付线,报销比例普遍提高15%以上,报销金额上不封顶,20项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据介绍,陇南市为做好残疾人生活的兜底保障,对符合城市低保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应保尽保,将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2.2万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低保,为4.57万人次发放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6072.14万元,为3.6万人次发放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5259.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