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20年07月14日
第01版:头版

让科研种子扎根辽阔田野

——省农科院创新转让油菜新品种观察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实习生 武兴超

6月24日,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与甘肃福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政县星月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在和政县分别签订了“陇”字号油菜品种转让、基地共建、产品开发协议。这标志着省农科院转变科研作风,创新转让新品种新技术,转出了一条“研、产、企”产业联盟发展新路子。

新品种带来新思维

历时8年,省农科院作物所油菜研究室从400多个实验杂交品种中,筛选培育出适合我省生长的春油——“陇油杂1号”“陇油杂2号”。2018年,新品种以产量高、出油率高、抗病强而成为我省最新科研油菜品种。

“以前自己搞,育出的品种与生产脱节。只有让种业公司、农户、加工企业认可,新品种才能推广出去。否则,再好的科研成果也是废品。”省农科院作物所所长杨天育说。

走出科院天地宽。5年前,省农科院作物所油菜研究室主任董云把研究室从院内搬到和政县,流转村民土地30多亩,建设油菜新品种培育实验、示范基地。

“产量、出油率、抗病虫是农民选购油菜种子最关心的,科研项目要从农民的需求着手,帮助农民研究需要的新品种,不能仅为课题而研究。”董云讲出了扎根农村,八年育一新品种的心里话。

当天的签约仪式上,省农科院院长马忠明表示,要以签订协议为契机,抓好成果转化工作,紧盯生产实际需求,调整科研方向和创新目标,采用新的技术手段,提升品种选育质量和效率。

科研项目瞄准市场

7月7日,记者来到和政县城关镇三谷村省农科院油菜新品种培育实验、示范基地。开花的油菜枝干上套着一个个网袋,工作人员靳丰蔚介绍,小网袋有三百多个,袋内的油菜花是经过人工授粉,网袋用来隔离,以防其它花粉传粉的。“这里种植的油菜,基本形成了品种。”

一米多高的油菜长势喜人,菜籽个头长,颗粒饱满,明显与外面田间生长的油菜不一样。

在另一个角落,五颜六色的彩色油菜格外醒目。这是作物所根据旅游需求,引进培育的新油菜花。

71岁的三谷村村民魏平老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我家种植2.5亩陇油杂1号油菜,亩产500斤,比老品种增产200多斤。一斤菜籽按照2.5元收购价算,一亩地多增收500元。从榨油来看,出油率也高,以前一斤油需要2.9斤菜籽,现在一斤油只需要2.3斤菜籽。”

和政县农技中心主任罗建国介绍,和政县是我省春油菜种植面积最大的县,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值1.5亿元。农民种植杂交油菜亩产提高了一倍,一年相当于增加了8000万元产值。

“和政县每年举办油菜节,开发油菜花观赏价值更为突出。今年投资1200万元打造万亩油菜长廊,种植40亩观赏性彩色油菜,丰富旅游观赏。截至6月份,油菜花吸引来游客15.6万人,创旅游收入7142.75万元。” 罗建国说。

院企联姻才是出路

“每年在我们的实验示范田里,都有省农科院的育种成果,用我们需求方最直接的数据特征,来考评每个品种的开发价值。不是院方单一的考评价值,而是科企双方一致论证的结果。这样做科研不走弯路,成果转化效率高,产生效益快,企业产品针对性也更强。这是共同发展最有效率的合作方式。”甘肃福成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晓文如是说。

张晓文介绍,与省农科院签订新品种转让协议,主要是看好新品种的市场前景。经过公司实验示范种植推广,新品种的性状和经济特性普遍反映良好,特别是抗寒耐旱性、丰产性好。该品种已推广种植到甘肃、宁夏、新疆、内蒙古等春油菜种植区,种植面积达二十多万亩。今年加大制种面积700亩。

油菜种植企业如此,那么油菜籽加工企业又是如何看待呢?

“我们是做油菜籽终端产品的,一直想打造一个能代表甘肃的菜籽油品牌。好的菜籽油来自好的油菜籽,好的油菜籽来自好的种子,好的种子肯定来自好的院校。借助陇油新品种,我们正在打造精品菜籽油。”和政县星月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哈个说。

马哈个介绍,今年公司流转土地1000亩,试种陇油杂1号、2号。通过种植推广,最终达到农民认可种植,企业才能收购陇油杂新品种菜籽,打造企业自己的产品。企业往前发展,就要带动老百姓发展,终端收益的还是老百姓。

2020-07-14 ——省农科院创新转让油菜新品种观察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200263.html 1 让科研种子扎根辽阔田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