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19年10月22日
第08版:旅游

“六朵金花”扮靓白银区乡村旅游

大坪花海

古韵·大川渡

水川湿地公园荷花池

花村人家

石村·萱帽塔

老醋坊

乡坊·强湾村

桃园·罗家湾

本报记者 吴正楠 李琴琴/文 通讯员 包兴鹏/图

“遇见白银,就是遇见不一样的色彩。”被游客交口称赞为“不一样的色彩”,来自于白银区精心打造的乡村旅游“六朵金花”。白银区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文化旅游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立足区情、乡情、村情,深入挖掘山水生态、农耕文化、农事体验、特色种植、休闲观光,积极推进金沟河生态综合治理,集中打造了花村·顾家善、古韵·大川渡、乡坊·强湾村、石村·萱帽塔、桃园·罗家湾和大坪·国家农业示范园的“六朵金花”乡村旅游示范工程,每天吸引着众多游人观光游览。

当温馨恬静的阳光洒落乡间,和煦轻柔的微风迎面而来,漫步在斑斓的花海中,远看鬼斧神工的苍茫石峰,休憩在农家小院里,“六朵金花”带给游客的是一种淳朴厚重的乡情乡韵。

花村·顾家善,是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地方。走进顾家善,扑面而来的是花香,映入眼帘的是小桥流水、蓝瓦青砖、曲径通幽,百年的古柳,沧桑的国槐,弯弯的渠水,共同勾勒出一幅“田园幽美、人文醇美、经济富美、生活和美、村庄秀美”的美丽画卷。

石村·萱帽塔,山涵灵秀,川蕴英华,展现的又是另外一种乡村风情。远远望去,是丹霞林立、红瓦白墙,近闻鸡鸣犬吠、果香四溢,浇筑出一座“山村交融、人美路净、经济富美、乡风文明”的现代新村。

乡坊·强湾村,是一个酿造乡味的地方。这里是古法酿醋香百年,村内小溪徜徉、作坊林立、炊烟袅袅、田间忙碌,描绘着一座“依水而居、四时田园、乡愁漫漫、生活恬美,留得住乡韵、抹不去乡愁”的大美乡村风光。

桃园·罗家湾,是一个有山有水、有林有田、有花有果的地方。走进这里,找寻忘却自我,陶醉自我,品赏着“核桃大树古风悠,虬干苍皮绿叶稠”的韵味,感知“绕池闲步看鱼游,我来施食尔垂钓”的无限乐趣。

古韵·大川渡,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奇特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曲子戏”、省级文物“大川渡水车”。大川古渡口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旧时是条城通往外界的重要渡口。滔滔黄河、大川古渡、百年戏曲、千年传承,孕育出“水美山高、崇文尚德、历史悠久、人居富足”的恬静水村。

大坪·农业园,放眼望去是百亩花海、竞相争艳、瓜果飘香、芬芳四溢。园区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为重点,以现代循环农业为主攻方向,开发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生态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将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农事体验有机结合,让游客在领略民俗风情中体验感受自然纯朴的乡情乡韵。

数据显示,今年截至目前,白银区接待游客人数399.42万人次,增长率24.6%、累计收入259010.64万元,增长率30.7%。其中,接待乡村旅游游客人数144.24万人次,增长率24.34%,累计收入30361.01万元、增长率29.25%。新增旅游就业人数1239人。国庆期间,在水川、强湾、四龙等乡镇,以大川渡西遇部落民宿客栈、花村·顾家善1982文化驿站为代表的精品民宿火热营业,众多游客流连在曲径通幽、小院深深、绿意盎然的优美环境中,感受特色民宿的别样魅力。

留得住悠悠的乡韵,记得住浓浓的乡愁,如今,以“六朵金花”为代表的美丽乡村游,已逐渐成为白银区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和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2019-10-22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154695.html 1 “六朵金花”扮靓白银区乡村旅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