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19年08月13日
第02版:要闻

翰墨丹青绘小康

(接1版)

冉艺飞说,她培训社员时,免费提供麦秆画制作材料,社员完成作品后交给合作社统一销售,“简单的一幅画工资30元,复杂的50元。”她在各乡镇培训点,手把手指导农村妇女制作麦秆画,去年以来免费培训了700多人,其中不少妇女制作的麦秆画有了销路,成为家庭收入的重要来源。

在通渭县美术馆的培训基地,记者看到在这里学习沙画、工笔画的人很多,大部分是带孩子的农村妇女,她们抽空来这里接受专业的免费培训。学了一年多的张海红对记者说,她的一幅斗方能卖600元,加点班的话,四五天就能出来。今年24岁、身有残疾的吕娟娟从特教学校出来,转到这里学习工笔画,她的作品备受书画爱好者青睐,销路很好,成功解决了她的就业问题,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县美术展览馆专门展出部分学员的优秀作品,据专业人士介绍,这些作品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一幅工笔花鸟画也能卖出2000多元。通渭县美术馆馆长刘天祥认为,“通渭县免费培训美术爱好者,在社会上形成了人人爱书画的浓厚氛围。”

政策: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机制

经过多年的坚持与努力,通渭书画已形成涵盖会展、鉴定、培训、论坛、创作、收藏、装裱、推介、拍卖、销售等10多个环节的产业链,“翰墨飘香·书画通渭”已成为通渭的一张烫金“名片”,外界对通渭的认知由“书画”替代了“贫穷”,通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极大提升,通渭的发展已跃升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为加快产业发展进程,通渭县还全面推进“书画+”发展战略。实施“书画+农耕文化休闲旅游基地”战略,依托通渭特有的民俗风情优势,推动书画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温泉旅游等特色资源的深度整合,打造了20处传统村落摄影采风基地,吸引国内外书画家和美术院校师生采风交流,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实施“书画+金融”战略,利用金融机构、拍卖机构、文化产权交易机构,建立较为准确、科学的书画作品定价机制,有效再现书画作品的价值,推动书画作品的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有机对接,为广大收藏者、购买者盘活书画存量资产。

实施“书画+互联网”战略,建立健全书画市场信息收集、存储、整理、提炼、发布体系,形成具有行业影响力的权威发布,打造互联网书画交易、交流平台。同时,通渭还加强书画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书画文化产业研究机构,对书画发展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全方位研究,培养一批懂书画、善经营的复合型书画人才。成立书画文化产业协会,搭建政府、市场、画廊之间的桥梁,加快书画产业快速发展。建立书画质量鉴定评估监管体系,有效开展产品质量风险监测、预警分析评估,构建全方位质量安全监管网络。

2019-08-13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143419.html 1 翰墨丹青绘小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