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19年05月08日
第01版:头版

脱贫攻坚的平凉模式

——以绣花功夫解决“两不愁、三保障”

本报记者 吕霞

“截至目前,平凉市崆峒、泾川、灵台、崇信、华亭5个县(市、区)已实现脱贫摘帽”。5月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平凉市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平凉市委副书记马琨对外公布了这一喜讯,并称,党的十八大以来,平凉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紧扣“六个精准”,落实“一户一策”,扎实开展精细精确精微的“绣花式”扶贫,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

探索形成脱贫攻坚平凉模式

数据最具有说服力。平凉市委副书记马琨介绍,平凉市贫困人口已由2014年底的40.6万减少到2018年底的8.75万,贫困发生率由20.87%下降至4.63%。崆峒、泾川、灵台、崇信、华亭5个县(市、区)已实现脱贫摘帽,庄浪县荣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近年来,平凉坚持系统科学谋划,深刻把握贫困问题规律,探索形成了脱贫攻坚平凉模式。在实践中,平凉市不断深化对贫困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先后开展了3轮拉网式调研,弄清致贫原因,找准脱贫路径,注重远谋近施,梯次推进,提出聚焦重点区域、聚焦富民产业、聚焦补齐短板弱项、聚焦整合帮扶力量、聚焦政策落地“五个聚焦”的思路要求,出台25条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学习借鉴四川经验,部署开展以龙头企业全覆盖、“三变”改革全铺开、金融保险全加入、危旧住房全清零、劳动就业全对接、教育医疗全跟进、社会救助全兜底、党政干部和社会各界全参战、党建统领全保障为主要内容的“九大冲刺行动”,构建以“九大冲刺行动”实施意见为龙头、行业政策为支撑的政策体系,探索出了一条富有平凉特色的脱贫攻坚路子。这条路切合省情市情和脱贫攻坚实际,得到了平凉市各级党员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引领带动平凉市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为今年平凉市整体脱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介绍, 平凉是六盘山特困片区和陕甘宁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多年的脱贫攻坚实际看,脱贫难点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上。对此,平凉市把牛、果、劳三大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导产业,全面推开农村“三变” 改革,在有龙头企业的地方,采取“轻资产”方式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按“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扩大覆盖面,提升带动力;在没有龙头企业的地方,先组建国有公司,按“国有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实现全覆盖、全带动;在每个贫困村组建2个以上种植、养殖或其他方面的专业合作社。探索推广了“党组织+国有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庄浪模式、“党组织+供销集团+乡镇扶贫产业开发公司+村委两班子+合作社+农户”的静宁模式和“党组织+劳务公司(劳务服务中心)+企业+农户”的灵台模式,实现了扶贫产业到村到户,全市76%的行政村开展了“三变”改革,2.6万贫困户分红2136.4万元,70%的贫困群众依靠产业稳定脱贫。

全面筑牢脱贫攻坚战斗堡垒

平凉市把“两不愁、三保障”作为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坚持实事求是,不贪大求洋,不造盆景,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对各级财政预算安排的涉农资金和政府帮扶资金进行归集整合,实行“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集中力量解决深度贫困片带基础设施、教育、文化、卫生等短板弱项。

目前,全市贫困村水泥(沥青)路、动力电实现全覆盖,村村通光纤工作被工信部树立为全国典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813户1.55万人,农村D级危房全部清零,C级危房基本消除,2018 年实现了三年任务一年全清零的目标,走在全省前列。有需求的行政村幼儿园、标准化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全面落实学前教育免除保教费、普通高中、中职学生免除学杂费、发放助学金、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教育扶贫政策,教育精准扶贫国家级示范区先行先试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定点医疗机构就诊不设起付线,先看病后付费、一站式即时结报, 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达到85%。

基层党组织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和先锋队。平凉市全面推行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品牌树在产业链上的“四链”模式,集中整治软弱涣散党组织。全市累计投入4289万元,新建贫困村村级活动场所78个、改扩建50个,深度贫困村党组织书记中,致富带头人和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占到了74.6%。

(转7版)

2019-05-08 ——以绣花功夫解决“两不愁、三保障”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124851.html 1 脱贫攻坚的平凉模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