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19年01月17日
第04版:脱贫攻坚奔小康

扶贫车间 : 脱贫增速新引擎

▲ 文县按照“打造提升、联合创建、订单组建”等方式,建成扶贫车间31家,扶贫车间总部1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90余人就业,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让1467人实现了脱贫。图为文县扶贫车间总部就业群众在生产服装。 李智谋 摄

1月9日,成县家裕农产生态有限责任公司扶贫车间工人在包装核桃仁产品。随着陇南机场通航,成县农产品远销山东沿海城市。 吴庭栋 摄

1月4日,礼县雷坝镇引资10万元建成全镇就业扶贫车间,组织当地妇女开展就业扶贫技能培训。去年来,该县通过“内建外引”,30个龙头企业建起扶贫车间吸纳贫困群众务工,直接带动贫困户就业848户3500多人。 薛小平 赵壁 摄

▲ 1月8日,在庆阳市西峰区彭原镇赵沟畎村的“扶贫车间”,30多名妇女正在紧张有序地赶制服装。2018年,赵沟畎村按照“331+”产业扶贫模式,由该村大舜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庆阳凌云服饰公司合作建办“扶贫车间”,先期投放设备30台,吸纳当地33名妇女在车间务工。预计“扶贫车间”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80万元,务工妇女每月可增收2000-3000元。盘小美 摄

▲ 宕昌扶贫车间助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就业。两河口镇山背村和罗湾村通过“村办合作社+车间+贫困户”模式,筹建了普惠劳保手套加工扶贫车间,购置手套机200台,安置39名贫困户作为生产工人,每人每月发放标准工资2000元。 刘国庆 摄

扶贫车间成就致富梦想

本报通讯员 李智谋

在尖山乡河口新村文县扶贫车间总部,工作人员操作着近百台电动缝纫机,不停地缝制着衣领、衣袖、裤腿、腰边……一件件工装按流水线生产方式加工成功,成品服装整齐地堆码在墙角。

去年以来,文县认真落实省市支持扶贫车间建设的政策措施,以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为原则,把扶贫车间作为促进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的重要举措,探索出了农民增收、产业发展、企业壮大、多方共赢的扶贫新路子。

2018年6月,文县组织骨干力量和县内龙头企业负责人,赴天水市甘谷县学习借鉴扶贫车间建设先进经验。9月中旬,县委主要领导带队再次考察调研,与甘谷腾达实业有限公司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9月21日,由文县与腾达公司合作创建的陇南市首家“扶贫车间”在文县尖山乡河口新村建成运营。该车间主要以制衣加工、手工编织生产为主,扶贫车间整合利用了尖山、口头坝两乡村民服务中心会议室三间180平方米,安装工业缝纫机42台,就业42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人。

口头坝乡畦子坝村的杜小梅就是扶贫车间就业的受益者。她说:“从带薪培训到计件领工资,我找到了工作,学会了技术,增强了技能,三个多月就能挣6000多元,这是我以前没想到的事情。”

12月12日,在河口新村建成了扶贫车间总部,安装缝纫机73台,裁床2台,先后共吸纳尖山、口头坝两乡五村在家闲余劳动力119人就业。目前,腾达公司已在文县建成以制衣为主的扶贫车间10家,带动就业268人,其中贫困人口88人。

文县按照“打造提升、联合创建、订单组建”等方式,让扶贫车间生根发芽,通过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的方式,激发内生动力,实现贫困群众就近就地就业,结出了累累硕果。

依托中寨代元纹党有限公司、仁和农副产品有限公司等县内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能人大户,文县积极组建不同类型扶贫车间,优先吸纳当地留守妇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劳动力到企业务工上班,签订结对帮扶协议,以最低保护价优先收购贫困户中药材、花椒等农特产品,有效解决了贫困人口就业增收问题。

文县嘉城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发挥农特产品手工加工需求量较大的特点,吸纳了当地56个贫困劳动力就近务工,每人每月工资收入达1800元-2500元。目前,文县依托县内龙头企业、贫困村合作社和能人大户引领建成“扶贫车间”21家,带动就业1100余人,其中贫困人口近500人。

文县紧密结合当地资源条件和产业发展实际,分片区明确了扶贫车间发展方向,力求做到建设类型多样化、辐射带动全覆盖。

在临江片区,依托甘谷县腾达公司建设了以制衣、编织为主的 “扶贫车间”8家。在石坊、城关片区,依托纹党参等中药材主产区,建成了中药材加工、农产品深加工等各类“扶贫车间”6家。在碧口片区,依托陇兴茶叶等龙头企业,加快建设以茶叶采摘加工、包装和食用菌加工等为主的“扶贫车间”。

文县采取“引进一批、带动一批、扶持一批”的办法,让“扶贫车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文县已建成扶贫车间31家,建成扶贫车间总部1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劳动力590余人,人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带动1467人实现了脱贫。

扶贫车间 让贫困户有了奔头

本报通讯员   李壮

每天清晨八点钟,家住和政县城关镇后寨子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仲珍珍都会骑上自行车准时赶往咀头村的扶贫车间去上班。仲珍珍家里生活拮据,收入全靠一亩三分地,尽管如此,但她从未放弃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可由于缺资金、少技术,要实现脱贫目标着实不易。

就业是民生之本。2018年以来,和政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关于扶持发展扶贫车间的相关要求,用好政策支持,按照“围绕产业、一地一品、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探索创新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互联网+”式四种模式建设扶贫车间,促进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走出了一条以就近就业为原则、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扶贫车间为载体的脱贫新路子。

仲珍珍所在的咀头村扶贫车间,占地400平方米,项目总投资50万元。主要以服装加工、汽车座椅坐垫编织为主的扶贫车间集中加工点,首期投入生产设备40台,优先吸纳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0人参与务工,让贫困户的钱袋子实实在在地鼓起来。

“以前,农闲时节只能在家里做家务。听说咀头村新建的‘扶贫车间’在招工,就赶紧报了名。这几个月以来,我认认真真学技术,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一份工作。白天在车间做工比较轻松,下班还能照顾家人,收入稳定了,劲头也越来越足!”同样在该车间务工的王大姐一边娴熟地做着衣服,一边高兴地说。

据介绍,和政县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立足贫困村的自然人文资源禀赋,以乡镇为责任主体,负责本乡镇范围内扶贫车间的统筹、协调、建立、宣传等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县上从财政奖补、金融支持、用地保障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奖励,用好用足产业扶贫政策,让贫困村、贫困户分享开发收益,让扶贫车间成为群众增收、企业增效、脱贫增速的新引擎。

城关镇负责人告诉笔者,“‘输血’要变为‘造血’,资金扶贫要演化为产业扶贫和项目扶贫。通过‘造血’赋予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让贫困户长期受益,加快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步伐!”

和政采取“企业+车间+贫困劳动力”模式,进行订单加工或原料加工,按件计酬;通过“企业+贫困户”方式,让贫困户将技术含量较低、易操作的布鞋鞋底、鞋面加工等工作带回家;通过“村集体+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流转贫困户土地,贫困户劳动力到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依托县内电商企业,建立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实体和虚拟相补充的“互联网+”扶贫车间。综合考虑贫困户技能素质、用工条件,选准合适的项目,坚持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租则租,充分利用闲置办公用房、企业厂房、旧学校房屋建设扶贫车间,有效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了群众、企业参与扶贫车间工作的积极性。

“出去打零工的话,家里老人小孩没人照顾,不出去务工只靠庄稼收成,家里的生活又过得紧紧巴巴……现在,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也能务工挣钱顾家两不误。”扶贫车间的工作让越来越多的贫困户的困境得到根本性解决。

和政扶贫车间建设结合村情,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多种模式多元产业发展,贫困劳动力根据自身条件,选择适合工种务工,自身价值得到体现,实实在在激发了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让贫困户脱贫有了底气,致富有了信心。

2019-01-17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105120.html 1 扶贫车间 : 脱贫增速新引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