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薛巍敏
1981年,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一座新兴的资源型工业城市——金昌,在巍巍龙首山下的茫茫戈壁诞生。
38年来,一代代金昌人发扬“艰苦奋斗、和谐进取”的城市精神,以敢为人先、百折不挠的豪迈气魄大胆开拓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使年轻的城市快速成长崛起,成为祖国西部的一颗璀璨明珠。
风雨兼程,缘起于镍
在金川镍矿被发现之前,中国一直被国际社会视为“贫镍国”,一些国家乘机对我国实行“镍封锁”,以此制约我国现代工业的发展。
这一切在1958年悄然发生了变化。彼时,在河西走廊东部一个叫金川的小镇,甘肃省地质局祁连山地质队在其间的龙首山发现了一块绿色的孔雀石,由此探得储量位列全球第三的大型镍矿,金昌的故事由此开启。
经过20多年的历程,为适应金川镍基地不断发展的需求,1981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金昌市。建市后,金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培育壮大支柱优势产业,以工业经济的腾飞推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金昌已形成了有色金属、无机化工、能源、建材等优势支柱产业和新材料产业,先后被确定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全国有色金属新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首批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等。
“我们从缘矿兴企、因企设市的实际出发,立足工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坚持地企融合、城乡融合、产业融合,全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金昌市委书记王建太告诉记者,今天的金昌发展出以“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共生发展、科技引领支撑、园区承载集聚、机制创新保障”为基本特征的“循环经济金昌模式”。
化解危机,华丽转型
在改革发展中,金昌也并不是一帆风顺。2013年,由于国际市场镍价大幅下跌,导致金昌市主要经济指标出现大幅度下滑。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工矿城市,金昌建市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体系,第二产业比重一度达到70%至80%,第三产业则明显薄弱,产业结构的单一性成为严重制约全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这既是外部经济大环境所迫,也是金昌自身发展长期矛盾的集中显现。”有业内人士认为,和其他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矿藏越挖越少,如何避免“矿竭城衰”的悲剧发生,成为金昌人不得不面对的严峻考验。
为此,金昌必须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大规模改革。
其中,原本濒临破产的金铁集团通过开发“金镒康”精品铸铁锅等一批中高端终端产品畅销市场,让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重现生机与活力。
“2012年,随着国家钢铁去产能政策的出台,国内钢铁行业进入严冬,金铁集团也没能幸免。”在金铁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伟的回忆中,那时候企业大高炉停产,人员富余,缺乏专业技术研发人才,最苦难的时候职工6个月没有发工资。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金铁集团把目光投向了民用锅市场。“一口锅看起来简单,但实际制作过程中有许多难题需要攻破。”王伟告诉记者,为了造好一口锅,一年多时间,报废了20万口锅具。
如今掌握了核心制造技术的金铁集团制造的锅具远销欧美市场,踏上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里程。
金铁集团就是金昌改革发展中的一个缩影。金昌从关停一批“僵尸生产线”着手,大力支持工业企业依靠科技创新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加大资源的循环开发和利用,加紧研发高端新产品。
绿色金昌,再展新颜
改造提升老产业的同时,金昌积极探索发展新产业,这其中开发旅游资源成为重点。
金昌历史悠久,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包括新石器时代的鸳鸯池、二坝遗址,西汉的骊靬、鸾鸟、番禾古城遗址,汉、明的长城等古迹200余处。
同时,这里自然风光多样,从南到北150公里的区域内,汇聚了雪山冰川、森林草原、平原草甸、戈壁绿洲、沙漠湖泊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在党的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2014年开始,在生态、文化、经济的交集中,金昌市积极探索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以花卉产业为突破口,开启了金昌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新征程。
“从无到有,有中生新。”近五年来,金昌相继建成紫金苑、植物园、玫瑰谷、龙首湖、牵手林、百菊苑、闻香苑、沙雕园、沙枣胡杨观赏林、花文化博览馆等一批高品位精品生态园林景观项目,形成了西部罕见的田园花海。
以花为“媒”,金昌大力发展花卉观赏、婚庆度假、休闲养生、现代农业等旅游产业,吸引游客纷至沓来,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高速增长。
在以花卉产业为主的生态旅游业的强力带动下,金昌市产业结构比例更趋合理,三次产业比例由2013年的6.3∶72.7∶21调整为2017年的10.1∶50.2∶39.7,第三产业比重提高近19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
满城花开,生态改善,不仅使“祖国镍都”新添了“紫金花城”“东方普罗旺斯”“浪漫之都”等诸多美称,而且荣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