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18年12月11日
第05版:茶座

可敬的“骆驼”精神

刘丰歌

最近,在网上浏览视频新闻,无意中看到几个兰州大学的学生,手拿骆驼布艺玩具和“兰大骆驼驾驶证”接受媒体采访。画面中接受采访的学生说,他们入学前总有人开玩笑说兰大是骑着骆驼上课的学校,等到了学校一看,原来兰大并非别人说的那样。笔者心生好奇,便查阅相关资料,原来,“骆驼”一词早在2015年就让地处大西北的兰州大学“火”了一把,看来我的确孤陋寡闻,现在才发现兰大与“骆驼”的渊源。

据说让兰大“火”起来的原因,是因为每年兰大招生时,总有人问 “听说兰大上学都是骑骆驼的,是真的吗?”这一让人尴尬又无奈的问题。于是兰大一帮校友们在“兰大记忆”微信朋友圈设计出带骆驼的校徽,骆驼驾驶证,还有人回忆骑在骆驼上的爱情,编自己的骆驼往事,这些图案和文章在微信公众平台一传播,立即引来校友们的强烈共鸣,跟帖的越来越多。一石激起千层浪,兰大学子们与骆驼的情缘故事,引起了新闻媒体重视,相继报道评论,同时也引起网民的热传和议论。难怪直到如今,还被人拍成视频,在网上传播。

看到这里,笔者不禁心生感慨。其实,兰州人到外地遇到这种尴尬的询问并非个案,笔者有次到南方某城市出差,到商场买东西时,一位年轻的女服务员问我是哪儿来的,我说兰州,那位服务员眨巴着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自言自语地说“兰州是哪儿啊!”我从他神情判断她确实是不知道,没有揶揄我的意思。回来与朋友聊起此事,没想到他们当中也有人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如 “兰州在什么地方?”“你们是不是骑骆驼上班”等这些大同小异的问题。朋友们的回答有充满火药味的,如“你上过学吗?”“你学过地理吗?”“你看过电视吗?”“你还是中国人吗?”有带有调侃味的,如“是啊!连骆驼都没得骑,只能骑毛驴呢!”等等。其实仔细想来,主要是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认为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问这种幼稚的问题?兰州虽属经济欠发达城市,但毕竟也是一省会城市,是古“丝绸之路”重镇,而且是全国唯一一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全国乃至世界有名的《读者》杂志,就是在兰州创办的,还有兰州牛肉面,黄河母亲雕像等等,这些带有明显地域标记的我们认为全国人应该知道的兰州。谁这样问我们就会本能地认为对方要么故意欺负咱兰州经济落后,瞧不起咱,要么就是无知。受这种思维影响,必然对这样的问话心存反感,回答自然就少了一份友善,多了一份抵触。但兰大的学子们处理问题不仅相当艺术,而且还很高明,能够化无奈为幽默,的确值得称道。

更值得称道的是兰大人将“兰大骆驼”演化成了一种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骆驼”精神,使“骆驼”具有了精神文化的象征。曾从兰州大学毕业的学生杨佳佳就说,我的“骆驼”是陪伴我的图书馆,从本科到研究生,从黎明到夜晚,在那里看书学习,漫游在书籍的海洋世界,伴我成长,给我力量。的确,骆驼吃苦耐劳,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不正是兰大学子们顽强拼搏精神的写照吗?

兰大人对“骆驼”一词巧妙利用,化平凡为神奇,化自嘲为奋斗,成为既有地域特色、又有精神内涵的兰大精神,值得各行各业学习和借鉴。如果兰州人民都能像兰大人一样,发扬“骆驼”精神,众志成城,发愤图强,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假以时日,一定能把兰州建设得更加美好,成为甘肃乃至全国一张响亮的名片。

2018-12-11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98876.html 1 可敬的“骆驼”精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