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18年12月05日
第03版:市县

别激动,有事好好说

——甘州版“枫桥经验”的成功实践

本报通讯员 刘 枫

今年以来,甘州区结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不断探索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分级负责制,将各类信访矛盾纠纷依法及时就地就近化解,真正实现了群众信访矛盾纠纷调处“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

截至目前,全区信访矛盾纠纷发生批次同比下降12%,矛盾纠纷现场调处率达40%以上,到市来信来访同比批数下降56%、人次下降87%,其中集体访7批80人次,同比批数下降61%,人次下降89%,重点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率达到了71%,一批多年缠访闹访的“骨头案”“钉子案”得到了有效化解,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

新平台 群众诉求“只进一个门”

10月9日,在甘州区境内发生的一起车祸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小花(化名),张掖市愿景城一名优秀的职工、甘州区上秦镇安里闸村村民李玉(化名)夫妇的宝贝女儿在此次车祸中不幸身亡。

“我的女儿才20岁,正是花季年龄,接到镇上的通知,我的天都塌了……”死者父亲李玉(化名)老泪纵横。

悲剧发生后,等待交通事故认定需要15天的时间,对死者家属无疑是漫长又煎熬的等待。

10月11日,甘州区综治中心特事特办,当即组织交警、商务局、社保局、上秦镇、安里闸村委会、法律援助中心等相关部门,依据工伤、交通事故等赔偿条例进行集中调解。

经过6小时的讨论、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一致,由愿景城和交通肇事方共同给予死者家属合理的赔偿。

“虽然女儿没有了,当时区上好多部门尽心尽力为我女儿争取赔偿并安慰我们,我的心是温暖的。”李玉(化名)哽咽着说。

面对全区社会矛盾纠纷多发高发的态势和全区信访维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甘州区依托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重点打造建设区级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提升规范乡镇(街道)、部门行业、村(社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整合综治成员单位资源,综治、信访、司法等单位入驻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集中设置群众诉求接待服务窗口,开门受理群众反映问题,形成窗口集中接待、分项转办、集中化解、跟踪督办落实的“一站式”信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模式,同时打造村(社区)、乡镇(街道)、行业调解组织、区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四级受理调处化解新平台,建立工作倒逼机制,督促各级领导干部主动下访群众 ,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合力,实现群众“只进一个门”化解诉求的目的。

专业化 让群众“只跑一趟路”

据了解, 2018年与2017年同期相比,该区受案民事案件下降10.2%。

“今年的民事诉讼案件大幅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将一些土地、婚姻家庭等纠纷,首先引导当事人到区综治中心进行诉前调解,经过诉前调解,使一部分民事案件在诉前就得以解决。” 甘州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吕秀云说。

甘州区借助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充分发挥人民调解、信访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网上调解、诉前调解六种调解模式作用,积极运用新手段、新方法、新载体做实信访矛盾纠纷排查、接访、调处、化解工作。定期主动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聚焦重点人群、重点地区、重点行业开展有针对性地排查和化解,组织专门力量,加强外部联动、内部整合,合力攻坚,就地化解。同时,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确定常驻中心法律顾问、律师、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员,由区综治中心根据信访矛盾情况随时召集相关负责人开展“坐堂会诊”,联动调处重大疑难复杂纠纷。

常态化 化解矛盾真解决

为推进矛盾纠纷调处“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工作机制落地生根,该区在调解组织、调解主体、调解职责、调解模式上下足了真功夫,群众的诉求得到了有效的解决。同时加大法治宣传教育,把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纳入法治化轨道,筑牢群众的法治信仰和法治意识,彻底转变群众“信访不信法”的错误思想,引导树立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建立健全乡村社会治理机制,发挥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法律服务团、一村一律师等作用,合情、合理、合法、就地、就近、及早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建立对无越级上访乡镇、街道奖励机制。把矛盾纠纷调处“只进一个门只跑一趟路”工作机制同“雪亮工程”、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三治融合”治理体系同步建设,纳入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中去谋划和推进,以社会治理成效护航全区经济社会发展。

2018-12-05 ——甘州版“枫桥经验”的成功实践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97952.html 1 别激动,有事好好说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