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18年01月16日
第07版:综合

“梯田王国”的产业新变革

——庄浪县“三变”改革助推特色产业发展调查

(接1版)

公司全统筹

庄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省上确定的深度贫困县。去年脱贫4600户、21000人后,现在剩余的1.56万户、6.18万贫困人口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实现整县脱贫目标难度大、任务重!”近年来,庄浪县苹果、种薯、畜牧、劳务等产业虽已形成规模,但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增收效益不明显,这些都成了农户脱贫的瓶颈。为打破瓶颈,庄浪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应时而生。

庄浪县副县长王宏宇介绍,去年8月,新组建的庄浪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公司,内设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3个子公司,在18个乡镇设立分公司,联结293个行政村87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承担着农林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销售和研发,将带动全县贫困人口脱贫奔小康。

自成立以来,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按照“农户入股1万元,每年保底分红1200元”、“土地入股保底,盈利收入按股分红”、“劳务入股保底,盈利收入按股分红”的原则,引导贫困户以资金、土地、劳务“三个途径”入股;实行劳务用工、技术培训、产品收购“三个优先”,带动产业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全县农户与合作社签订土地入股协议3.2万亩,贫困户入社入股1.17万户,占全县总贫困户数的65%;开建标准化肉牛养殖场52处,2017年底建成33处,贫困户从养殖场修建、务工、青贮饲料、土地入股获得收入440万元;种植紫皮大蒜1万亩,贫困户从用工、土地入股获得收入400万元;收购贮藏苹果4000吨,贫困户从务工和苹果销售中获得收入134万元,共带动贫困户增收974万元,户均增收541元。

“公司统筹产业发展,合作社负责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经营,构建了县、乡、村三级产业发展服务平台,实现了产业发展由行政推动向市场化运作的初步转变。”庄浪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公司董事长吴德仓说,总公司与合作社签订了生产经营、盈利分红等合作协议,确定总公司、贫困群众、村集体与合作社按照2∶6∶1∶1的比例分配利润,形成了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共同体,实现了生产与市场无缝对接,带领群众抱团脱贫。

产业新发展

通过农村“三变”改革,庄浪县把农民、经营主体、村集体、企业的利益捆绑在了一起,让分散的人、地、钱集中起来,全县特色产业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家里种植的11亩果园已全部入股合作社,相信今年一定会有个好收成!”庄浪县朱店镇新王村村民王继平满怀信心说。目前,庄浪全县果园面积达到65万亩,挂果园28万亩,去年果品总产量45万吨、总收入20亿元,贫困群众人均收入达到1300元以上。

水洛镇吊沟村是庄浪县14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全村112户贫困户去年入股养殖合作社,参与“平凉红牛”养殖。县农发公司注资新建肉牛养殖场1处,与养殖合作社签订经营合同,合作社负责日常饲养管理,牛场采取自繁自育和投牛入股的方式,生产高档优质“平凉红牛”,目前已投放基础母牛100头。“牛养上了,致富有希望了”。吊沟村贫困户村民李银生说。

围绕发展壮大“平凉红牛”产业,庄浪县正着眼建设对港活牛出口基地。“采取公司投资建场、合作社组织生产与农户分散养殖、合作社提供‘三供一销’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县农发公司养殖业子公司总经理张继红说。

按照建设全省马铃薯主粮化种薯繁育基地的目标,庄浪县发挥专业团队和“雾培法”的技术优势,壮大了“庄薯”系列马铃薯制种规模。每年种植马铃薯50万亩,其中繁育种薯20万亩。去年全县马铃薯总产116万吨、产值达到11.5亿元,贫困群众人均收入达到900元以上。“公司化运作,将推动马铃薯商品薯生产向脱毒种薯繁育转型升级,农户种植种薯亩均纯收入1500元,比种商品薯亩增收700元。可带动关山林缘区域51村3848户1.85万贫困人口持续增收,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庄浪县农技中心主任吴永斌说。

有了农业产业扶贫开发公司这一平台,庄浪县目前已在11个乡镇的15个贫困村、5个非贫困村创新“三变+苹果、种薯、畜牧、大蒜、药材、旅游和饲草种植、电子商务、农机服务、特种养殖”十种改革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全县产业发展的组织化、集约化程度,全力打造全县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2018-01-16 ——庄浪县“三变”改革助推特色产业发展调查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38881.html 1 “梯田王国”的产业新变革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