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17年12月19日
第08版:综合

大美和政 构建全季全域旅游新格局

本报通讯员 李 壮

自和政县发展全季全域旅游以来,大美和政旅游形象深入人心,水明山秀的风景、底蕴深厚的人文、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及大大小小的各项务实措施,不断推进着和政全季全域旅游更健康、更美好、更具特色的持续发展。

点面开花 打造多产业链接旅游基地

随着全季全域旅游如火如荼建设的开展,和政旅游业跃上新台阶,适应了人们广泛多元的旅游需求。

研学探秘游,打造科研科普基地。和政县享有“古动物化石之乡”之美称,建成了古动物化石一号二号三号展览馆、桦林古动物化石埋藏原址馆、古动物化石博览苑、国家地质公园主碑广场,极大地完善了基础设施,并成功举办了多次古动物化石研讨会。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相继被命名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甘肃省绿色单位建设环境教育示范基地、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政科研基地,荣获2012年度第十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奖。

民俗体验游,打造文化体验基地。2004年8月松鸣岩被中国民协授予“中国花儿传承基地”荣誉称号,2005年6月被西北民族大学确定为“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教学科研基地”,2009年9月花儿(松鸣岩花儿会)被成功申报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2012年,和政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观光乡村游,打造休闲度假基地。和政县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全县植被覆盖率达95%,森林覆盖率达35%。境内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自 然景观玉凿天成,被誉为“陇上绿色明珠”,松鸣岩、湫池沟、寺沟、柳梅滩、铁沟、三岔沟、半截峡、南阳山、滴珠山等景点各具特色,一步一景,形成了优美的绿色景观和秀美的田园风光。

户外运动游,打造冰雪运动基地。甘肃法台山户外健身基地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建设了可同时容纳2900多人滑雪、日接待能力达6000多人次的甘肃松鸣岩户外健身训练基地项目,在松鸣岩国际滑雪场,成功举办了第一、第二届临夏冰雪旅游节,冰雪旅游节期间举办首届冰雪电子音乐节、全国大众滑雪技术大奖赛、松鸣岩首届国际冰雪动漫文化艺术旅游节等多项活动。冬季松鸣岩国际滑雪场开展滑雪项目,夏季开展滑草项目。

多元发展 让游客身临其境享受和政风情

大力发展以中医养生为主的健康保健游。在十八届兰洽会上,和政县成功签约引进了甘肃复兴厚中藏医药文化旅游产业园项目,该项目总投资达5.6亿元。该产业园主要涉及休闲养生、学术交流、生产研发、健康保健等领域,实现旅游与文化、种植、科普、休闲、养生、食疗等多产业的链接,推动健康保健游发展。

太子山距和政县城28公里,原名露骨山,又名太峙山,主峰由母太子山和公太子山组成,两山之间有盘坡哑口,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太子山“露骨积雪”、“雪山映月”被列为河州八景,太子山风景区由铁沟、寺沟、柳梅滩、三岔沟等群景组成。太子山是天然宝库,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森林茂密,山中涌泉遍布,流水清澈晶莹,沿山风光秀丽,是自驾游的首选地。

和政县肋巴佛革命纪念馆展厅分肋巴佛革命事迹展区、和政县革命史展区和和政县建设史展区三部分,展出图片500多幅,展出实物180多件,文物数量为32件(二级1件、三级5件、一般文物26件),全年免费开放。

2011年12月,和政县肋巴佛革命纪念馆被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列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9月,被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命名为中共党史教育基地;2012年12月被共青团临夏州委命名为临夏州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7月,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武警甘肃省总队政治部联合授予“武警甘肃省总队红色教育基地”。

和政旅游的发展,需要更多有特色、有亮点的品牌产品,在景区升级打造上,和政以国家级景区为代表,加快各大景区的发展步伐。丰富旅游业态、完善旅游设施、强化旅游宣传、优化旅游管理,加快旅游与文化、体育、养生、休闲农业等融合发展,推出精品线路游,构建起“春赏花、夏游绿、秋观景、冬玩雪”的全季全域旅游新格局,真正让游客看得见、享受得到、记得住和政风情。

2017-12-19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30041.html 1 大美和政 构建全季全域旅游新格局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