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汽车消费越来越普及。以尽可能少的费用尽早享受出行的便利,使购买二手车成为不少人的第一选择。但在市场火爆的同时,消费者买到事故车、与电商平台或二手车商产生纠纷的事件时有发生。
那么,二手车交易市场现状如何?背后哪些环节需要规范?请看记者调查——
需求增加购买活跃
交易逐渐互联网化
在宁夏银川市一家保险公司上班的小鄢最近购置了一辆2016年登记上牌的二手名爵,一切花销下来总共约5万元。小鄢坦言:刚工作没几年,不想背负太大的经济压力,二手车交易手续方便,价钱也能接受,“很划算”。
记者从北京花乡二手车市场某中高档车商处了解到,近年来二手车交易的主流车型已不再只是主打性价比的低档车,由于高档新车的购置需缴纳更高比例的消费税,现在中高端二手车的交易活跃度也越来越高。“消费者更看重实用性和性价比,二手车完全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二手车商韩先生说,他平均每月可以卖出10多辆价位在30万元以上的中高档汽车。
近年来,二手车以其相对低廉的价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购买。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二手车交易量首次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39.07万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预测:2017年二手车市场将保持20%的增速,全年交易量将达1250万辆以上,交易额有望突破7000亿元。以一辆车5%的利润率保守计算,全国二手车总利润额度将达350亿元。
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研究中心副教授纪雪洪表示,目前我国新车保有量突破2亿辆,这些在用车辆未来大部分都会转化成二手车,为市场供应打下了基础。从需求上看,消费者对二手车消费的认同心理不断增强,加上政策环境的改善,未来二手车市场销售增长率将会持续高于新车市场的销售增长率。此外,二手车行业也在被互联网化,这增强了交易的效率,提高了市场的透明度,同时,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也让二手车买卖更加便捷。
强劲背后猫腻不少
完善保障有待时日
在银川市城北的一家大型二手车交易市场里,一名车商告诉记者,二手车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也拥有强劲的市场发展势头,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诚信交易的欠缺给二手车交易蒙上了阴影。“年初我去陕北收车,对方将一辆已抵押的车辆卖给我,并谎称机动车登记证在一周后交付。最终,对方分期退还了钱款,只象征性地进行了补偿,而且没受到任何惩罚。”
毫无疑问,二手车市场在高速增长的同时,也正经历着变革。众多不同经营模式的公司百花齐放,互联网技术给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助推行业整体在车况、车价上更加透明,售后服务更有保障。但是,一些行业痼疾难以一下拔除,尤其是发生个别企业向消费者隐瞒车况,坑害消费者的情况。“也常有二手车售卖平台工作人员到我的店里来看车,然后将车放在平台上谎称是个人出售的车,他们在向我们询问了出售的价格之后,再抬高定价出售给个人,以赚取差价。”这位车商坦言。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强调,建立诚信机制是确保鉴定检测规范能够落实的利器。
北京某二手车车商告诉记者,目前北京花乡二手车市场等主流交易市场都推出了相应的二手车交易保障机制,包括相关检测机构提供质检服务、三天无理由退款等。完善的保障机制加商户诚信经营理念的“双保险”,才是解决二手车交易隐患的根本方法。
流通不畅限制发展
解除限迁势在必行
据媒体报道,美国市场每年新车和二手车交易量比例为1∶3,而我国的情况恰恰相反,比例为3∶1。与很多欧洲国家,甚至与近邻日本相比,我国二手车交易量与新车交易量的比例仍然偏低。
罗磊指出,汽车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二手车流通是汽车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二手车流通不畅将直接影响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罗磊所说的“流通不畅”,主要是由一些地方政府实施的二手车限制迁入(简称限迁)政策造成的。“限迁”即对不符合一定排放标准或初次登记日期规定的二手车限制迁入,如果低于指定的排放标准或早于登记日期,二手车在该地区就无法落户。
实际上,去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就印发了《关于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的若干意见》,其中第一条便提出要求各地取消限迁。去年底,商务部会同环保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二手车环保达标监管工作的通知》,商务部市场体系建设司负责人专门就文件内容进行了说明:除黄标车外,其他排放标准车辆都不能限制迁入。今年3月,商务部、公安部、环保部三部办公厅联合下发给各地的《关于请提供取消二手车限制迁入政策落实情况的函》,明确要求各地区在4月14日前将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落实情况和《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情况表》分别报商务部、公安部、环保部。
在国家部委的一再敦促下,今年河南省、山东省、海南省、江西省等相继发文解除二手车限迁,推进二手车便利交易政策的落实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解除限迁政策的落实并非畅通无阻,仍有不少省份对二手车迁入设置门槛,没有解除限迁。对此,业内人士呼吁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力度进行督查,对“装聋作哑”的地方予以处罚。
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律师协会竞争与反垄断委员会主任魏士廪介绍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规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不得滥用行政权力,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商品的行政许可,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不得对外地商品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者对外地商品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地方政府的这种做法涉嫌‘行政垄断’。”魏士廪表示。
据《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