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经济日报
2017年09月01日
第01版:头版

科学养殖使我摘掉了“贫困帽”

梁会文

口述 梁会文

本报记者 苏海琴 整理

我叫梁会文,今年四十多岁,宁县良平镇第家村二组村民。

几年前我家还是贫困户,这几年靠养猪不仅脱了贫,还过上了红红火火的日子。

以前我一直在外打工,因为没有手艺,只能当小工、打零工,收入很低。老伴在家种地,一年也没几个钱。看到别人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心里很着急。外面挣不了钱,咱试试回家发展吧,我们村是养殖专业村,别人能搞养殖,我也应该可以。

2011年回家后,我决定搞规模养殖种猪和肉猪赚钱致富。说干就干,我们夫妻俩开始四处筹钱,向亲朋好友借得3万元,同时把家里多年积攒的5万元家底全部拿出来,建了16间猪舍,养了80头肉猪。从此,喂猪、清理猪圈、购买饲料成了我俩每天的主要工作,虽然累些,但看着小猪一天天变肥变大,心里就特别高兴,这些猪出栏后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但事与愿违,我们养的猪不但没有创收,而且由于缺乏养殖经验和养殖知识,即将出栏的猪因染传染病不到5天全死了。想到所欠下的债务,想到全家人以后的生活,我死的心都有了。

2014年,我们家成了村里的建档立卡精准扶贫户,并由村主任、养猪致富能人帮扶我。他们协助我贷到了5万元项目扶持贷款,购回10头优质能繁母猪和1头种公猪,送我赴杨凌等地的现代种猪繁育企业观摩学习,送我参加县上、镇上邀请西农大等养殖专家举办的标准化种猪、肉猪养殖技术等培训。这一切让我们一家对生活又有了信心。我也托人从外地买回许多关于科技养殖方面的书籍,不但自己学习,还督促老伴也学。

功夫不负有心人, 通过干部们的帮扶和自己的努力,我们用养猪赚来的钱还清了债务,去年年末我们家摘掉了贫困帽,生活越来越有盼头了。如今我不仅是科学养猪能手,还是村里动物防疫员。下一步,我想继续扩大养猪规模,让更多的村民参与进来,共同脱贫达小康。

2017-09-01 5 5 甘肃经济日报 c16343.html 1 科学养殖使我摘掉了“贫困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