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人报
2020年11月19日
第03版:旅游·时尚

文旅惠民甘肃乡村更美好

    本报记者 闫美玲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甘肃即将迎来历史性变迁,广大文化和旅游从业者是“文旅促减贫、甘肃更美好”的实践者、奋斗者、见证者。

    甘肃省把文化和旅游业定位为全省十大绿色生态产业的首位产业,把文化和旅游带动脱贫人数占比调为20%。对这一定位和目标,甘肃文化和旅游系统有压力,但更多的是自豪和奋发,千方百计扶持贫困地区因地制宜发展文化和旅游业,近五年全省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综合收入年均增幅都保持在25%以上。特别是今年全省乡村旅游率先复苏,甘肃乡村游已占到全省旅游市场的半壁江山,初步形成了引领绿色经济发展、“美丽战胜贫困”的产业支撑体系与推进保障机制。

    甘肃文化和旅游工作将着眼“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用好政府和企业“两只手”,推动文化和旅游业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打通文旅惠民“最后一公里”,不断向高品质、多样化升级,为满足6亿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贡献文化和旅游力量。

    着眼农村美,把旅游村打造成陇原最美乡村。对接“乡村建设行动”,坚持规划先行,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巩固老典型,建设新标杆,“十四五”期间打造一批4A级以上或者达到4A级标准的田园综合体、乡村旅游景区或度假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以及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精品民宿及民宿集聚带。并融入周边经典旅游大环线、小环线,推出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加快形成点上遍地开花、线上风光无限、面上“农村包围城市”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体系,让风格各异、优势互补的旅游村成为美丽甘肃的代表和缩影。

    着眼农业强,把乡村游打造成三产融合最深产业。对接“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加快培育融田园度假、生态旅游、农产品深加工、非遗制作及销售、乡村文创于一体的大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促进乡村旅游由“观光消费”向“产品消费”转变,寓度假、食宿、游购、研学等形态于农业生产全过程、全产业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面拓展农民多业态、多渠道、高附加值的增收空间,让农业不再是“苦”和“累”的象征,而是创造美、能致富的产业。

    着眼农民富,把乡村游打造成兴村富民最佳途径。对接“深化农村改革”和“在西部地区脱贫县中集中支持一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等战略措施,继续培育乡村旅游类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创建一批全域旅游示范县、乡村旅游重点村,吸纳农村劳动力创业就业。高度重视乡村居民主体地位,鼓励农民通过直接经营、合作社(土地或股份)参与经营、到企业务工等方式发家致富。真正把农业作为旅游消费的载体,持续提高乡村旅游带货能力。继续打响“丰收了·游甘肃”等品牌,使乡村游逐渐成为农民创业的乐土、城市居民特别是年轻一代乐享美好生活的好去处。

集团数字报刊 : 兰州晨报 | 甘肃农民报 | 陇南日报 | 天水日报 | 酒泉日报 | 金昌日报 | 张掖日报 | 武威日报 | 西和报 | 定西日报
2020-11-19 2 2 甘肃工人报 c221268.html 1 文旅惠民甘肃乡村更美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