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工人报
2019年07月17日
第04版:特别关注

打造“一带一路”内陆开放新平台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大枢纽、大物流、大平台”建设一窥

    本报记者 周鹏

    为抢抓国家“一带一路”重大战略机遇,加快对外开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黄金段”,2016年省委省政府批复成立了甘肃(兰州)国际陆港,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以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出口加工为三大主导产业,是全省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标志性工程,服务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一带一路”重要的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国际贸易物资集散中心。

    2019年,通过三年的努力,陆港已从市区推进层面上升到了省上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的高速发展阶段,成为了国家“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节点和枢纽。兰州国际陆港作为甘肃国际陆港龙头,覆盖全国、辐射亚欧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已经形成,是全国九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二十一个物流节点、十八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之一;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兰渝、兰成六大铁路干线交汇于此;连霍、青兰、兰海、京藏高速公路,以及国道109线、312线、309线、兰永一级公路在此汇聚。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从无到有,应运而生,成为甘肃乃至西部重要的物流枢纽、甘肃开放发展的新名片。兰州从不沿江、不沿海、不沿边的内陆城市一跃成为国际港口城市、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桥头堡。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成为兰州市、甚至甘肃省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提升五大核心功能打造对外开放平台

    近年来,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全力打造五大核心功能项目,对外开放平台逐步完善。

    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东川铁路物流中心)。占地3000亩,总投资约58亿元,货运能力达3050万吨,具有整列集装箱班列编组、汽车特货运输、快件运输、长大笨运输、行包货运等功能,已完成四个功能建设并投入运营。

    兰州铁路一类开放口岸。铁路口岸监管区占地面积33000平方米,总投资约1亿元,在铁路局的大力支持下,利用东川铁路物流中心集装箱区设置铁路口岸监管区,具备“港口后移、多式联运、就地办单、无缝对接”的功能,于2017年5月17日通过兰州海关验收,正式封关运营。

    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占地约474亩,总投资约12亿元,保税监管仓库、综合服务中心、跨境电商、快件分拨中心、大型堆场等海关监管区基本建成。通过协调对接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外汇管理局、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已初步同意申报设立,正在积极对接国家海关总署启动申报文件会签程序。

    多式联运物流园。项目占地约503亩。总投资约12亿元,已于2016年5月列入全国首批16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交通部已确定给予7000万元补助资金,主要建设大宗物资交易中心、智能化装卸、转运等,已与郑州陆港、西安陆港等全国首批16家示范港口签订了多式联运企业联盟合作框架协议,已开展铁铁、海铁、公铁多种运输方式的多式联运业务。

    陆港物流信息中心(联检中心)。项目占地约90亩,总投资约24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一塔五楼”综合商务中心。主要包括海关、国检对外贸易单一窗口及政务服务、物流大厦、金融中心、招商中心、商务服务中心、智慧陆港。

    目前,陆港五大核心功能项目和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已全面启动建设,兰州铁路口岸已获批建成并正常运行,东川铁路物流中心已投入运营,整车进口指定口岸的申报已获批复;保税物流中心(B型)项目已基本建成,正向国家部委申办启用手续,运行后可实现保税仓储、进口保税、出口退税、快件分拨、跨境电商、冷链仓储等功能;多式联运项目列入了全国首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开创性地打通了全国唯一一条南亚国际贸易通道,去年12月启动建设,今年年底主体将全面建成;兰州陆港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构建生态产业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崛起”的战略部署,紧抓发展绿色生态十大产业,抢抓文化、通道、技术、信息、生态五个“制高点”,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通道优势,大力发展通道物流产业。加大中欧、中亚、南亚、国际陆海新通道国际货运班列开行密度并实现常态化运营,返程班列频次逐步增大。全面推进陆海贸易新通道(南向通道)、中欧、中亚、南亚贸易通道建设,不断创新通关机制,搭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实现“口岸一站作业”。同时,加快发展通道经济、物流经济和口岸经济,特别是深化陆海贸易新通道(南向通道)建设,实现我国西南与西北、中亚与东南亚、“一带”与“一路”的公、铁、海的有机连通。中亚、南亚、陆海贸易新通道(南向通道)货运班列已实现常态化发运;积极与兰州空港、武威陆港及国内外重点物流公司开展业务合作,充分运用冰鲜水产品、水果、肉类、木材、汽车整车、种苗、粮食等现有指定口岸从事仓储、加工、信息、金融、国际服务等业务;自兰州陆港启动建设以来,已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84亿元,发运国际货运班列400列,货运量达880万吨,进出口贸易额达48亿元。且货运量不断攀升,辐射范围不断扩大,众多“中国制造”“甘肃制造”“兰州制造”搭乘国际货运班列走出国门,铁路货运品牌效应愈加明显。兰州在“一带一路”上的区位优势愈加明显,经济辐射能力愈加强劲,真正将通道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建成四大贸易通道打造国际物流枢纽

    中亚国际贸易通道常规运营。2017年5月17日,兰州铁路口岸封关运营当日,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组织始发了开往哈萨克斯坦的中亚国际货运班列。经过两年多的运行,极大地促进了我省与中亚国家的经贸往来,货物目的地遍布哈萨克斯坦等中亚5国,货物品类涵盖工业原材料、工业零配件、机械设备、建材、食品、轻工产品等,货物组织运输模式日渐成熟,班列品牌效应逐步显现,班列市场竞争力稳步提高,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和提供特色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为后续班列更高频次、更高质量、更高效益发运奠定了基础。截至目前,共累计发运99列,货重约18.26万吨,货值约25.8亿元。

    南亚国际贸易新通道日趋成熟。开通兰州—尼泊尔、巴基斯坦的两个南亚国际班列。南亚公铁联运班列是甘肃省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创新之举,畅通了16亿人口的南亚市场,辐射印度、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家地区,有力促进了中尼边境贸易大幅增加。截至目前,已发运7862车,货重约15.4万余吨,主要商品为日用百货及食品。2018年10月23日,南亚第二条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兰州—伊斯兰堡”成功首发,有力推动了“一带一路”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中欧国际贸易通道推进有力。2015年7月,组织发运了首列(兰州—汉堡)中欧国际货运班列;2018年7月2日,组织发运首趟中欧国际货运回程班列。截至目前,已发运回程班列14列,货重18891吨,货值2714万元,货源主要是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原产的樟子松、冷杉松等板材。

    中新南向国际贸易通道全线畅通。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甘肃(兰州)国际陆港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发展通道物流、现代商贸、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等产业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抢抓兰州铁路口岸封关运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等机遇,利用位处“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战略通道优势、铁路物流枢纽的集散分拨优势和省内组织发运国际货运班列的平台优势,逐步实现了中新南向通道国际货运班列的常态化运行。目前,南向通道国际货运班列已初步实现每月2至4列的常态化发运,货物主要包括有色、化工等工业品、特色农产品(原产自静宁、天水等地的苹果及河西地区的洋葱等)。自2017年9月29日首发以来,累计发运44列,货重约3.78万吨,货值约5.47亿元。

    同时,为了充分发挥服务国家对外开放的枢纽和通道核心作用,兰州陆港以大数据中心为依托,合理布局功能空间,加紧建设智慧陆港信息枢纽中心,努力形成功能综合、内外通达、衔接高效、货物流畅、绿色环保的枢纽型国际陆港。建设兰州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为确保将甘肃(兰州)国际陆港纳入2019年全国首批15个国家物流枢纽,专门委托专业机构,编写了《兰州市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方案》。可集中实现我省货物集散、存储、分拨、转运等多种功能,将极大完善兰州陆港物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统。同时加紧培育物流运营主体,努力转变物流发展方式,大力推动全省物流的转型升级,使物流成为我市重要支柱产业。打造国家级兰州中欧班列集结中心。为把中欧班列集结枢纽作为为我省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提高中欧班列的货物集散和归集能力,起草《中国(兰州)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国家级兰州中欧中亚班列集结中心,实现铁路进出口货物的集散、分拨、存储、转移、通关、转运、加工等功能。从而促使各地货物能够在班列集结中心实现集拼,满载成列后通过口岸通关出口,以保证班列高频常态高质量运营。形成多式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兰州陆港将按照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和甘肃省多式联运综合体项目的标准,加快编写《甘肃多式联运综合体战略发展研究报告》,充分发挥第二批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的示范效应,打造国际陆海新通道(南向通道)副中心和西北区域交通运输中心。建成后不仅可以提升兰州陆港的承载吸附能力,还可以达到降费提速的效果。同时能承接中西部产业转移、盘活甘肃长期闲置物流资产。

    抢抓政策好机遇拓展经营新领域

    2018年,兰州入选了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为了充分发挥兰州陆港对外开放服务平台功能和区域经济辐射带动作用,2018年6月,兰州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出台了《关于促进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加快发展的意见》,明确甘肃(兰州)国际陆港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享受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并在机制体制、土地政策、财政支持等方面提供强大保障。同时将兰州陆港规划控制范围扩展到73平方公里,这极大地增强了兰州陆港的发展动能,使兰州陆港的规模优势进一步提升。围绕打造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时代新城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兰州陆港将实现铁路口岸高效运行,基础路网和水、电、气、暖、通信等基础配套设施全面建成,物流配套设施和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成运营;到2025年,将建成口岸高效运行、国际贸易畅通、物流产业集聚、生产加工成熟、公共服务完善、经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国际港口和港产城融合发展的时代新城。

    兰州陆港抢抓多种政策叠加的重大机遇,与国内主要海港交流不断加深合作,多家海港在兰州陆港设立了无水港和办事处;与沿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开展充分合作,在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建设及物流集疏运等方面有了实质性突破;加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往来,在德国、泰国、尼泊尔等国设立海外贸易代表处。兰州陆港集疏运体系逐步建立,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高,贸易带动效应开始凸显。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发展战略,全方位扩大对外经贸合作。依托我省特色产业,发挥兰州陆港冷链物流、集散分拨、中转枢纽的功能优势,在省内节点城市建立工业品、农产品集货基地。利用与武威陆港合资成立的甘肃兰武国际陆港管理运营有限责任公司的平台作用,开展肉类、木材等进出口贸易,增强我省开放型经济和通道物流产业竞争力。借助酒钢集团、金川公司、方大炭素等大型骨干企业建设的分支机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先后将酒泉洋葱、天水苹果、定西中药材、马铃薯组团“出海”,促进我省农业经济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先后与营口港、天津港、青岛港、北部湾港等海港合作共建无水港,与武汉、郑州、西安、重庆、义乌等陆港开展业务合作。积极与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加强合作,引进中外运、重庆中集、捷时特等国际物流企业参与陆港运营发展。与金川集团、公航旅集团合资成立了甘肃驻香港窗口公司金陇(香港)投资有限公司。积极寻求发展海外合作业务,先后赴德国、俄罗斯、新加坡、尼泊尔、哈萨克斯坦等1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行项目考察和合作交流。目前,已在尼泊尔加德满都设立了海外贸易代表处,海外园区项目正在推进。泰国、新加坡贸易代表处筹建工作正在稳步推进。计划于今年9月赴德国杜伊斯堡考察对接,设立代表处。

    目前,甘肃(兰州)国际陆港正处在多种政策机遇叠加、加速发展的黄金期,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兰州陆港将按照省市的总体要求,因时而变,随事而动,大力发展通道物流产业,不断提升口岸、保税、多式联运功能,构建对外开放平台,努力刷新“陆港建设速度”,创造甘肃物流“奇迹”,打造产业和政策聚集洼地,真正成为西北对外开放的重要贸易港口、国际货运班列中转枢纽和国际贸易物资集散中心。

集团数字报刊 : 兰州晨报 | 甘肃农民报 | 陇南日报 | 天水日报 | 酒泉日报 | 金昌日报 | 张掖日报 | 武威日报 | 西和报 | 定西日报
2019-07-17 ——甘肃(兰州)国际陆港“大枢纽、大物流、大平台”建设一窥 2 2 甘肃工人报 c137249.html 1 打造“一带一路”内陆开放新平台 /enpproperty-->